想學好英文,先把字幕關掉吧!專家:不是台灣沒有英語環境,是我們忘了語言是…

看電影常常沒了字幕就一頭霧水嗎?(圖/The Next Web@flickr)

70年代中期初次來台,我發現所有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包括國、台語的在內,都有中文字幕,有點意外,因為英美國家裡,除了外國影片和專門給聽障者的隱藏式字幕外,一般影視節目不會顯示字幕。問朋友為什麼會這樣,他說,其實是新聞局規定的,主要是怕很多年長者聽不懂國語,也為了聽不懂閩南語的人。

1
 

加上字幕,讓台灣識字率超過98% 

對於我這個學中文和閩南語的人來說,中文字幕其實是利於學習語言的,有了小孩以後,我發現,當小孩還不會注音符號、教也教得很辛苦時,因為字幕,他們倒先認得許多中文字。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美國文盲人數大概為三千兩百萬人,佔總人口的14%左右,大大輸給識字率超過98%的台灣。

不認識字跟失業、吸毒、犯罪等社會問題有很明確的關係,令人不禁聯想,英美國家的影視節目如果效法華語地區開始附上英文字幕,應該對提升孩子和大人的閱讀能力有助益。

中文字幕好讀,因為中文字的語音單位等於一個音節

中文字有一個英文字沒有的重大特色:每一個方塊字對應的語音單位是一整個音節。像英文這種以字母為書寫系統的語言,基本上每一個符號對應的語音單位是抽象的、不會單獨出現的子音或母音,讀者需要把這些語音單位串起來,才能讀出「字」。

然而,中文字要比字母系統直接了當、辨認速度快,瞄到一個中文字,整個音節就蹦出來了(因為雙音節的基本結構,中文字其實會兩個兩個的同時蹦出來),不需要把一堆子音母音慢慢組合,再調出腦內對應的音節和字詞。

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中文母語者會發現,一整片的中文字閃過去,都捉讀到了,意思也懂,西方人看這個神速,只能嘆為觀止,因為讀自己的母語就是沒辦法這麼快。當然,中、英文一樣,較艱深難懂的內容得花多一點時間去思考與消化,可是中文字,以及含有很多漢字的日本文字,辨識速度就是比英文等語言要快。

不過,事情總是有兩面的。

習慣看字幕會影響英文聽力?

我們現在回到中文字幕的問題:聽過朋友和學生說,因為太習慣中文字幕,有時沒有字幕,會怕有些字沒聽到或沒聽懂。字幕出現時,好像也會不自覺地去看,幾乎沒辦法不看。網路上也有人這樣寫:

「…我從小在台灣看電視電影都習慣有字幕,就算是看綜藝節目也是,漸漸的,不自覺變得太依賴,連沒有字幕的中文電影有時候也會看不懂。來美國之後,看電視電影都要很專心聽才看得懂,才發現依賴字幕的習慣已經好難改過來。不只是看電視電影,連上課要專心聽老師講課都不容易,每次都在想老師前面有一排字幕有多好,和朋友講話也覺得自己聽力怎麼這麼差…這種聽力不是英文考試那種有主題的聽力測驗,是日常生活中那種主題講話速度超快的聽力…台灣人要好好檢討一下字幕文化,到底有沒有必要幾乎所有的節目都放字幕?」

作為英文教師,會開始關心這個現象,是因為在教學時注意到一般學生有滿大的英語聽力與發音問題。學生絕對不是「有點中文腔」而已,而是最基本的子音母音都分不清楚,唸也唸得離譜,這會影響到整個英文的學習。 (相關報導: 怎麼念就怎麼拼!漢字那麼難你都會了,還怕背單字?4個技巧讓你成為移動字典 更多文章

請讀者想一下,一位學中文的外籍人士要學中文四個聲調的正確唸法,如果直接從紙本教科書學,而不用音檔或聽母語者的示範,能學得如何?問學生這個問題時,他們大笑說「不可能!」那麼,英文呢?沒有大量的正確英文句子進入耳朵裡,怎麼可能把英文學好呢?是不是有雙重標準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