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總署(ESA)與俄羅斯聯邦太空局(Roscosmos)將攜手合作,重返月球,而且要建立長期基地。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獨家報導,此次跨國合作任務名為「月球27號」(Luna 27),預計5年內升空,發送無人登陸器至月球的南極,探索此區有無水資源以及能製造氧氣和燃料的自然物質。
此次探險係延續前蘇聯的「月球計劃」(Luna programme)。1959至1976年間,蘇聯發射多架無人自動化太空船上月球,雖有失敗但收穫不少,包括分析月球重力、溫度、輻射等。此回任務重啟,月球27號(Luna27)也會是系列任務,非單一計畫,更是為了未來太空人登陸月球表面並長住於此的先行計畫。

從冷戰競爭到跨國合作
莫斯科太空研究中心(Space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密托法諾夫(Igor Mitrofanov)說:「我們必須前往月球,21世紀將會是月球變成地球人另一長居地的世紀,而且俄羅斯必須參與。」他也說:「前蘇聯當年的目標只專注和美國或其他國家做太空競賽,這回不一樣,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必須開展跨國合作。」
歐洲太空總署歐洲太空研究和科技中心(Estec)月球探索計劃主持人郝道(Bérengère Houdou)也有類似計畫,他說:「我們必須有野心使歐洲太空人踏上月球表面,目前國際間正在共商如何重返月球。」

探索月球陰暗面 尋找水和化學物質
ESA署長沃納(Johann-Dietrich Wörner)欲採取的第一步是,與國際夥伴在月球另一面建立基地,月球南極更是一個從未被探索過的地區。主要任務將先採自動化,「月球27號」預計登陸月球南極的艾肯盆地(South Pole Aitken,SPA),該地長年黑暗不見光,是最酷寒的區域,因此水和化學物質長年冰封,不受太陽影響。
ESA首席科學家卡本特(James Carpenter)負責調查此處的水是否能轉換為未來的使用資源,並且試圖找出極地系統生命起源的相關資料,他說:「月球南極不像我們之前知曉的那些區域。當地環境大不相同,因為酷寒,因此可以在表面發現大量的冰和其他化學物質,我們目前評估可以用來供給火箭燃料或未來太空人的生命維持系統。」
阿波羅登月後停擺43年 各國重啟登月新任務
BBC科學編輯休克曼(David Shukman)分析指出,回溯1961年阿波羅計畫(Apollo),當時任務實現了載人登月飛行,長期居留月球似乎指日可待,但是建立月球「殖民地」的構想很快地被證明是天方夜譚。

1972年,美國在12位太空人在月球留下足跡後,喊停阿波羅計劃。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超越前蘇聯,取得象徵性勝利,但是由於計畫預算過於龐大,後來計劃中的最後3次阿波羅任務取消,各國載人登月計劃也就此停擺,一停便是43年,此後未有國家送太空人上月球。 (相關報導: 最新研究結果試圖解釋月球形成之謎 | 更多文章 )
但是,透過自動化太空船探測,發現一連串新資料,包括月球有水和礦物,可能足以支持人類長期居留,前提是有充足的財力來支持計劃。新任務就此重啟,中國也積極加入,持續發射自動化太空船,休克曼預測:「下一個登上月球的將會是中國。」一位中國頂尖科學家曾告訴休克曼,他們設想採集月球礦物,以獲取「氦3」(Helium-3)等高價值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