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從小有一個「九怪囡仔」(台語:怪咖小孩),遇到以下狀況題你會怎麼教他?
他半夜不睡覺,在上下鋪的上鋪張開雙手雙腳作勢貼著天花板,問你蚊子為何能貼在天花板?
1. 巴頭叫他趕快睡。
2. 不馬上給答案,叫他仔細觀察為什麼蚊子可以黏在天花板上。
吃喜宴時龍蝦沙拉上菜,他緊盯著龍蝦頭瞧,卻遲遲不動筷子?
1. 要他專心吃飯別再看。
2. 跟服務生要求打包龍蝦頭,回家給他看個夠。
參加過夜的夏令營,他竟用喝水的水壺裝了一堆蟋蟀、蟲子回家?
1. 發怒處罰他。
2. 幫他做寶特瓶特製蟲蟲罐,在蟋蟀半夜大叫時,叫全家起床一起觀察蟋蟀怎麼叫。
你一定很難相信,世上真有一個全部都選「2」的媽媽,她正是《自然怪咖生活週記》一書作者、金鼎獎最佳美術編輯跟最佳圖書雙料得主黃一峯的母親。
養蟲子、收藏便便見怪不怪
黃媽媽回憶,黃一峯從小就喜歡觀察、愛問為什麼、想像力豐富,尤其對自然界的昆蟲生物特別感興趣,陽台、客廳、浴室馬桶,甚至洗衣機內都常有生物進駐。有時是路上撿的落單小鳥、有時是外公家自來水表鐵蓋下的蟾蜍、有時是菜市場魚販給的泥鰍,還有石頭、貝殼、樹葉、糞便、骨頭都在收藏之列,讓黃一峯過了一個「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小學生活。
小學寒暑假,黃一峯喜歡到做美術設計的小舅家玩,黃媽媽發現,他竟能跟著小舅用麥克筆畫POP(廣告與海報設計字體)直線,一畫三小時。很有主見的他告訴媽媽,以後想當美術設計。然而英數不太好的黃一峯,升國二時被編入「放牛班」,那是他最不願回憶的鬱卒時光。因為媽媽是廚師,黃一峯就像是電影《艋舺》裡,一打開便當馬上就被大哥搶走雞腿的倒楣鬼。於是黃媽媽跟黃一峯研發出兩層便當菜,第一層放青菜跟「準備被犧牲」的花枝丸,第二層再巧妙把花枝丸藏在飯裡頭,讓「好料」不會在第一時間就被搜刮一空。
身邊同學使壞打群架、抽菸,讓當時叛逆期的黃一峯也想試試參一腳。黃媽媽擔心他走歪,也深知當青少年的家長必須退後一步的陪伴。許多同學一放學在校門口就會被家長押走,黃媽媽則是在下課之後到一牆之隔的植物園等黃一峯,他可以跟同學打鬧、繞過校門口,自在走過緩衝區,再跟媽媽、妹妹會合。
黃媽媽也知道,禁止他跟壞同學來往會引發反效果,因此跟他分析整體情勢:班上大哥的爸爸是堂主、兄弟在艋舺廟口擺檳榔攤,家族資源豐富,反觀黃一峯沒哥哥、爸爸在飯店上班,要是他混黑道出事了,根本沒後援,要他自己評估要不要出去混。欲擒故縱的高招,讓黃一峯真沒走歪。
別人補英數,她讓孩子學畫畫
慘綠青春期的問題還有一個:升學。黃媽媽主動詢問他要不要補英數,兒子竟答:「我要學畫畫。」黃一峯用強項跟決心說服媽媽,媽媽順勢把責任交回他身上,「因為是你自己選的,你得加倍努力力求翻身。」黃一峯果然在畫室磨出好成績跟成就感,國三下他因比賽成績優異,獲得保送心中的第一志願復興商工美工科。
退伍時黃一峯辦個展,被荒野保護協會的祕書挖掘,邀請他到協會做美術設計,後來帶團做生態觀察,讓他得以結合從小最愛的自然智能跟藝術智能。但這條路上,親朋好友的閒言閒語讓黃媽媽壓力很大:「畫畫能當飯吃嗎?」「帶團去婆羅洲能賺多少錢?」「好像沒事怎麼都不會來幫媽媽顧店?」黃媽媽自始至終不讓壓力越過她,影響到兒子往夢想的路前進。為什麼能挺得住?「因為他做這些事才會開心啊!」黃媽媽愛的眼神說明了一切。
後來,黃一峯在大樹出版社擔任美編時獲得兩座金鼎獎肯定,獎座擺在媽媽店裡,更像是給她的肯定。黃一峯感謝媽媽,從不否定他的怪咖行為,在他問「為什麼」時,不馬上給答案,更不預設立場故意出難題考他,反而無形中引導他觀察跟發現。
當被問到兒子曾帶過什麼奇怪生物回家時,黃媽媽挖苦的看著黃一峯說:「他還有什麼沒養過!」黃媽媽坦言她超怕蜥蜴,「不知道半夜會不會爬到被子上來」,接著她卻興高采烈聊起,最近家裡烏龜們從冬眠醒來,剛開始不能吃肉,要吃清淡的菜……讓人摸不清楚,到底是兒子還是媽媽比較怪咖?
◎尊重孩子天賦,黃媽媽這樣做:
1. 孩子好奇時,不批判、不馬上給答案,而是說:「試試看。」
2. 在孩子嘗試前告訴他必須承擔的風險,尊重他的決定。
3. 不要把對事物的恐懼感染給孩子。如自己害怕昆蟲,若孩子喜歡,就要給他接觸的空間。 (相關報導: 法國左派老爸的育兒筆記:警察來了 | 更多文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