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問題我們也問了好幾個月,即使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前也是:普京(Vladimir Putin)都在想什麼?謀劃著什麼?
有言在先:我手中沒有能窺探克里姆林宮的水晶球,也沒有直通普京的電話號碼。

美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曾說過,他曾經跟普京對望,「感覺到他的靈魂」。(譯者注:小布希的「靈魂注視」說非常有名。他在2000年與普京首次會晤後表示,「直視普京的雙眼,我能感覺到他的靈魂。他是個可以信賴的人。」)然而,看看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都成了什麼模樣。
要走進這位克里姆林宮首長的內心實在吃力不討好,但總得有人試試。也許在莫斯科拿著核武器叫板的當下,這顯得尤其必要。
毫無疑問,俄羅斯總統正承受著諸多壓力。他在烏克蘭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搞得一塌糊塗,對他非常不利。
這原本預計只會持續幾天,卻演變成將近八個月,看不到盡頭。
克里姆林宮承認兵員傷亡「重大」;最近幾周,俄軍丟失了好些前不久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
為了增加兵源,普京總統上月頒布局部動員令,而他曾經堅稱絶不會走這一步。與此同時,外來制裁繼續蠶食著俄羅斯經濟。
說回普京的精神狀態,他會否正在思考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入侵烏克蘭這個決定犯下了根本錯誤?
別這樣假設。
俄羅斯《獨立報》(Nezavisimaya Gazeta)東主兼總編輯康斯坦丁·列姆丘科夫(Konstantin Remchukov)相信:「普京的個人觀念左右著整場衝突。」
「他是一個核強國的獨裁領導人,他是這個國家不容挑戰的領袖,他的一些強烈信念和觀念把自己逼瘋了,他已經開始從生死攸關的角度來考慮(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對他自己也是對俄羅斯的將來。」
若這是生死攸關的衝突,普京為了獲勝能走多遠?
最近幾個月,俄國高層官員(包括普京本人)先後拋出一些含蓄、隱晦的暗示,說明克里姆林宮不惜在這場衝突中使用核武器。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我不信他會,但我想他拿這來說事是不負責任。」

俄羅斯本周對烏克蘭狂轟猛炸,說明克里姆林宮至少已下定決心,跟基輔攤牌。
可對西方也準備攤牌了嗎?
資深自由派政治人物格里戈里·雅夫林斯基(Grigory Yavlinsky)相信:「他正試圖避免與西方正面衝突,但同時他已為此做好準備。最讓我害怕的是爆發核衝突,其次我害怕戰爭變得沒完沒了。」
然而,「沒完沒了的戰爭」需要無窮無盡的資源,而俄羅斯似乎並非如此。對烏克蘭大小城市的空襲浪潮是一場戲劇性的武力展示,但莫斯科能堅持多久?
列姆丘科夫說:「你能繼續這樣打飛彈下去多久?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許多專家都在質疑我們有沒有那麼多飛彈。」 (相關報導: 拜登在二十大前發動「晶片割喉戰」 《紐時》專欄作家:美中兩強合作雙贏的希望破滅 | 更多文章 )
「從軍事角度講,從來沒有人說過什麼跡象出現才代表著(俄羅斯的)終極勝利吧?什麼是勝利的標誌?1945年是在柏林飄揚的勝利旗,現在什麼才叫勝利?在基輔(飄紅旗)?在黑爾孫(Kherson)?在哈爾基夫(Kharkiv)?我不知道。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