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出身的新任高市都市發展局長林裕益,上任即鬆綁行政法規加強便民服務,還盤點全市土地造清冊,克服中央卡關,致力活化閒置土地配合招商引資,以工師師務實精神按部就班打造友善投資環境,要讓高雄發大財。
林裕益是彰化人,民國60年代十大建設中鋼、中船帶動高雄產業發展,林父當時南下高雄工作,林家因而舉家南遷高雄,林裕益在高雄長大,直到上大學念書後在北部發展,可說是半個高雄人,這次南下接掌都發局北漂返鄉,希望能暢旺高雄。
林裕益小時候跟父母先到台北,再搬到高雄,來高雄住在前鎮區草衙地區,前鎮國中、高雄中學畢業後北上念書,先後取得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畢業退伍後參與國道建設,在交通部參與國道建設16年,從北二高、中二高到北宜公路,再到中興新村擔任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總工程司,參與莫拉克颱風災區復建,對高雄山區那瑪夏、六龜、桃源等地不陌生。

與韓再續北農善緣 林裕益大展管理長才接都發局
林裕益隨後擔任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處長,管理並治理山坡地有成,後來轉任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副局長,暫別他擅長的水土保持工程,換跑道與產業有互動,任內結識時任北農總經理的韓國瑜,雙方互動良好。
林裕益2年前又轉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彰化農場場長,直到韓國瑜當選市長,韓國瑜因在北農時與林裕益那段因緣延纜林裕益進高市府小內閣。
面對新職,林裕益說,都發局同仁都很優秀,專業沒問題,獲編列的預算雖不多,但貢獻市庫良多,對市府而言是個賺錢的單位,他只須在既有基礎上帶個方向。

服務取代官僚 鬆綁法規強化行政效率業者有感
林裕益強調,為要落實韓國瑜讓高雄發大財目標,都發局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由於都發局司掌地目變更,攸關產業廠房土地是否合法,權責雖大,但他任內的都發局將是服務業者的機關,而非刁難卡企業的官僚體系。
林裕益上任後就接見不動產同業公會等10多個建商及建築師團體抱怨,現行都市設計審議等不合時宜及民情的行政規則,他立即進行法律匡架解構,鬆綁現有行政法規,打善友善投資環境,令業者有感。
他認為,對建築設計原則規定愈多,就愈綁住創意,例如對建築設計的路樹數目及店面招牌規格的規定就很傷建築創意及整體美感設計,相關罰則也罰得很沒道理,他上任兩個月內能改的就馬上改掉。
他說,市府都發局現行都市審議部門與市府都委會也有很多疊床架屋之處,都審只要公開透明,審議委員會能做的,都發局都市設計審議部門就盡量鬆綁,結果都審申請流程馬上省一半時間,令建商及建築師有感;業者陳情抱怨的事,他一、兩個月內馬上解決,藉由行政鬆綁,展現超高行政效率。
盤點土地造冊供各局處盡其利 前朝不做林裕益做到了
林裕益認為,都市計畫發展應以產業發展為導向,韓國瑜施政重點是招商引資,讓高雄萬商雲集,韓上任後也一直忙著接見海內外有意來高雄投資者,業者來投資都有土地需求,都發局因此積極盤點全市都市計畫土地,提供資訊平台給投資者查詢。 (相關報導: 農田水利會改制,土地爭議跟著來!僅憑1953年省府函示,竟無償使用近3000公頃私人土地至今… | 更多文章 )
他說,鑑於各界來高雄投資需依土地使用分區找尋發展適合的產業,都發局於是依照各級產業需求盤點土地後,詳造清冊上網成為資訊平台供業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