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石之瑜教授文章問國民黨的未來

(葉信菉攝)

台大石之瑜教授接連於台港媒體投書,論述所及聚焦於國民黨內部事務,舉其一二者如「國民黨推和平協議注定沒未來」、「吳敦義、郝龍斌令人期待之處」到「蔡英文沿著馬英九的老路在走」等,可理解其憂國之情,真摯而令人動容。不僅於此,石之瑜教授乃國內少見的卓越政治學者,著作之豐、受國際學界之敬重,兩岸三地同領域中罕有可與其匹敵者;而如此之學者,雖獲國家講座等諸多殊榮,然因國內政治環境惡劣的二元對立,常使其飽受各方攻訐,惡意羞辱者有之、謾罵排擠者有之,暗箭傷人者更數不勝數。

儘管如此,石老師卻仍謙沖自持,從不為名利所動,又能專注於學術,於社會亂局中持續發展其國際關係之洞見,學界罕見。如今,不僅藍綠惡鬥,深藍淺藍,深綠淺綠,以及介入台灣的紅色、外國勢力,在在使台灣早已脫離藍綠鬥爭的單純戲碼,演變成國內與國際各方利益團體五彩繽紛交相夾擊、互搏的大亂鬥格局,也不僅石之瑜教授憂慮之心更甚過往,國人不分藍綠,皆感國事紛沓、社會遠非亂字可以形容。藍的激憤焦慮,綠的有苦難言。儘管如此,石之瑜老師的部分想法,容或仍有可供大眾於公共空間討論的餘地。

先看「吳敦義、郝龍斌令人期待之處」。文中提出吳敦義語帶威脅重提去年總統大選時的換柱,直指民進黨由於民心盡失,而國民黨內所謂大老如今蠢蠢欲動,不免吃相難看。而又點名郝柏村於李登輝執政期間,因貪婪於行政院長之位而遭李登輝架空,其子郝龍斌則於陳水扁執政期間曾任扁政府高官,種種私心使國民黨「免於敗亡的契機,也就在他們政治算計的指縫中,快速流失。」

確實,郝龍斌忽而新黨、忽而扁政府官員、忽而國民黨,轉身又任國民黨副主席,令人深感困惑。尤其,在吳敦義前副總統赴美期間,當吳直指洪秀柱的一中同表恐與中共「一鼻孔出氣」,郝龍斌既已隱隱擺出與之同盟的架式,而待吳敦義飽受深藍抨擊而孤立無援時,既未聲援吳敦義,卻轉而聲稱「如有黨員對外攻擊自家人,鳴鼓攻之」,宛如一切與自身無關。如此立場之反覆不僅使吳敦義難堪,深藍群眾看在眼中,反而更難以接受,批其毫無原則,落得兩頭空。

前副總統吳敦義在在表示,一中各表不能隨便亂動。(郝龍斌辦公室提供)
前副總統吳敦義在在表示,一中各表不能隨便亂動。(郝龍斌辦公室提供)

然而石之瑜教授既欲指出郝龍斌立場反覆,個人私心計算置之於所屬之國民黨之上,行文大可不必特意將之與藍營如今深惡痛絕的姚立明掛在一起。以石教授之智,必然明白若將郝龍斌與姚立明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意義,更無必要又特意指出郝龍斌「也是泛藍陣營中與姚立明共同呼應沈富雄,高舉一中兩國大旗的務實政客」,若說特意點出沈富雄一人,與沈富雄早些時候於中國時報投書時,將石之瑜比為深藍中「書生之見」的代表毫無相關,則未免說不過去。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報復性的執政與歇斯底里的在野 更多文章

石之瑜教授進而再替洪秀柱抱屈,認為「之前策動倒柱的朱立倫,不就也是在提名她代表國民黨的時候還授旗給她嗎?他們心裡盤算很多,他們不說。吳敦義、郝龍斌、朱立倫、王金平各個在敗選後躲起來,沒有人願意負責領導復興改造。結果,現在看到民進黨執政失靈,便又食指大動,希望有人拱立。」然而石老師如此有智慧之人,如何僅見吳、郝、朱、王眾人皆有私心盤算,卻無視於洪秀柱的「私心」呢?且問今日張牙舞爪者,難道是吳、郝、朱、王等人嗎?他們在輿論中究竟是攻擊發動者,還是飽受深藍柱粉攻擊的受害者?石之瑜教授向來對強凌弱、眾暴寡等不公義情事懷有仗義執言的正義感,如何竟無視於洪秀柱及其扈從們數月來為鞏固自身權力,對外義正詞嚴,攏絡深藍支持;對內則排除異己,高舉團結旗幟,卻將黨內不同意見者往死裡打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