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的排名,美國在全球頂尖研究型大學中的領先優勢繼續縮小,與此同時,中國的大學正在崛起,研究數量和品質均高於以往。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周二發布了今年的全球大學排名,英國的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連續第七年被評為世界領先的研究型高校。《泰晤士高等教育》是一家追蹤教育方面資訊的英國出版物。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美國和英國繼續佔據上述排行榜的前列,前10名中美國佔七席,英國佔三席。排在牛津大學之後的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和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但在排名前100的大學中,美國大學的數量從2018年的43所下降至今年的34所。前100名中的中國大學數量從兩所增加到七所。
上述排行榜的編輯Phil Baty表示:「這些數據非常清楚地表明:美國不能再想當然地認為其數十年來在世界高等教育和研究領域的主導地位將延續下去,因為中國正帶頭發起挑戰;如果目前的趨勢保持不變,再過幾年,我們將看到中國超越美國。」
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學術出版物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長,但即便近至今年,西方學術界仍普遍認為,中國學術的品質落後於西方國家。
然後,今年春季發表在研究科學和科學研究的定量特徵和特點的《科學計量學》(Scientometric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認為,在「高影響力」科學研究產出方面,中國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領導者。
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教授Caroline Wagner說:「這真的很讓人意外。」Wagner從事有關科學技術及其與政策關係的研究。
中國不僅比美國和歐洲產出了更多的研究,而且在全球被引用最多的1%的論文中,中國研究的佔比更高。Wagner和她的同事發現,中國的高品質研究在2015年超過了歐洲,在2019年超過了美國。
「中國做得越來越好,」Wagner說。「現在我們看到中國有能力實現這種品質的研究工作,而且他們正在大規模從事這種工作。」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封殺中國快速崛起的半導體產業!美國加碼晶片出口限制,台韓製造商努力申請豁免 | 更多文章 )
Wagner稱,中國的研究集中在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和數學方面,而美國研究人員在臨床醫學、基礎生命科學和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