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上瘋傳充滿創意的「愛家宣導」手冊,小鮮肉產生器、性殭屍循環和性失控生活,一系列新穎的名詞令人啼笑皆非,網友紛紛表示:「這是什麼新的殭屍片題材嗎?」、「連SOD編劇都沒想過這些東西吧!」、「開A片公司一定高薪聘他!」
然而,反對同性婚姻的團體發表驚世言論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他們不但傳播詭異的衛教觀念、散佈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甚至還「幫別人亡國」,誇張、不經求證的言論連法國、比利時駐台外交機構都跳出來講話了!以下就來看看反同婚人士最近的奇葩言論,保證樣樣都充滿創意、令人拍案叫絕!
一、同性戀結婚會亡國
反同人士一直很擔憂同性婚姻合法化會導致「亡國」,最近更有立場反同的媒體在網路上發表變造過的資訊,把2年前的法國反同遊行事件包裝成今年的事情,並且刻意誤導遊行人數、營造出法國社會「反同聲音高漲」的現象。這個媒體罔顧事實、刻意誤導民眾的舉動,讓法國駐台外交機構「法國在台協會」出面發聲明強調,「無意介入台灣人民的辯論,但健康的民主辯論必須基於事實。」且法國自2013年承認同性婚姻以來,所有民調顯示,絕大多數民眾支持同婚,法國社會並未因同婚合法化而崩垮或產生嚴重不良後果。
而全球第2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比利時,其駐台外交機構「比利時台北辦事處」也發聲明力挺同婚,強調15年前比利時人也在想,要給下一代怎樣的社會?這答案很簡單:愛就是愛,不論是誰。
由此可知,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依然運作良好,並沒有發生反同人士擔心的「毀家亡國」情況。看來反同人士不但自己幻想「同性戀結婚會亡國」,甚至發揮想像力「幫別人亡國」,實在是想太多了!
二、小鮮肉產生器
「愛家宣導」的手冊上寫到:性別教育會將學校變成「小鮮肉產生器」,任大人予取予求,甚至會讓學生在課堂上「互摸」。這完全是對性別教育的污名化,公投案第15號所要提倡的性別教育是教導孩子正確的性觀念,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身體界線、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的身心變化、相關的法律規定與社會規範,還有最重要的,用正面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慾望和情感,不否定不貶低,孩子才能「保護自己」。
至於同志議題,不是教孩子變成同志,而是「同志孩子不再以為自己是變態,非同志孩子不再以為同志是變態」。同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逼死、被霸凌的憾事已經太多,性別教育就是希望能阻止、預防憾事發生,而非把孩子變成「小鮮肉」。教導孩子了解自己、互相尊重的教育,竟被反同方扭曲為宛若重口味成人影片的色情教育!反同方為何對性別教育產生這麼奇怪的想像,著實令人難以理解。
(相關報導:
為何從國小就應該要學性教育?女孩揭開陳年傷痛:小時候遭到性侵,卻不知道那是錯的
|
更多文章
)
三、性殭屍循環
「愛家」文宣上甚至寫到「年幼時被性侵,或是發生同性性行為,之後比較有機會發生同性戀性傾向」這樣充滿偏見的文字。事實上,正確的性教育就是為了防止年幼的孩子在不了解性的年齡被性騷擾、性侵,許多受害者是在成年之後,才明白自己幼時曾被性騷擾、性侵而終身痛苦,好的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在遭遇危險時,了解自己的處境、適時求助,才能減少悲劇發生。
而關於性傾向,當代科學較主流的看法是:性傾向來自基因,是先天的,雖然不排除有後天影響,但最主要的因素依然是先天基因。這份文宣內容非但沒有根據,甚至刻意誤導一般民眾,意圖讓人認為「被性侵容易導致性失控,甚至再去性侵他人」,猶如殭屍一樣「一個咬一個」最後大家都被迫成為「性殭屍」。
這樣的內容若只是個人在腦中幻想,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當成公共議題的討論基礎,就顯得太過荒謬,甚至有惡意傷害性侵受害者與同志族群之嫌!性侵受害者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很多,有些人會恐性,也有些人會性成癮,但無論哪種狀況,都不是需要譴責的事情,更不該被有心人士拿出來當成「恐同」的武器。這份文宣不但沒有科學根據,甚至踩在受害者、弱勢者的傷口上自行腦補,製造無謂的恐慌。就如法國在台協會所言「健康的民主辯論必須基於事實」製作這份文宣的人,實在應該把這句話罰寫一百次。
四、性失控生活
「男性肉體的喜新厭舊,可透過女性情感上的幫助得到緩解,而女性有時掉入情緒的泥淖中,可以透過男生理性上的幫助而釋懷。」這種言詞僅是性別刻板印象,難道男生完全沒有感性、女生完全沒有理性嗎?更何況,無論性交的目的是為了令自身獲得性快感、繁殖下一代或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紐帶,都是個人選擇,認為兩個同性發生性行為必然導致「性失控」只是一種幻想,也不夠尊重他人。
五、人的天性就是會偏愛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
公投案第12案正方辯論人裘佩恩律師在辯論會上提出:「從古代宮廷劇和現代連續劇就可以發現,人的天性就是會偏愛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然而,拿古代宮廷劇作為現代社會的例證,顯得非常荒唐。整個社會價值觀與法律制度都不同,根本無法比較,且劇中的一夫多妻情節,也與「愛家」人士提倡的一夫一妻制度大不相同。至於現代連續劇的部分,大概只有女主角愛上男主角後,經歷了小三甩巴掌、車禍、失憶,最後發現男女主角是兄妹的這種劇情,才符合律師所說的「偏愛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吧!
裘律師亦提到我國民法特別看重血緣,所以繼承的時候親屬有特留份。這一點,支持同性婚姻的許秀雯律師不可置信地表示:「只要是在法律上建立起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等),不論是透過收養或人工生殖所建立都依法有特留份,跟血緣有甚麼關係啊!」看來裘律師要再去複習一下民法了呢。
六、陰道是由40層皮膚組成,接近無菌狀態
公投案第10案正方辯論人政大許牧彥教授在辯論會上提出:「陰道是由40層皮膚所組成,接近無菌狀態,但是肛門直腸只有一層皮膚。」現任立法委員,同時也是婦產科醫師的林靜儀委員在臉書闢謠:陰道不是「幾乎無菌」!陰道內有常在的乳酸菌叢維持陰道的微酸性,還有其他常在菌包括念珠球菌(一種黴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有時候還有乙型鏈球菌等等。只是在免疫力好的情況下情況下,這些菌叢和平共處在一個平衡狀態。而其他醫師也表示,全身上下沒有組織器官是長有40層皮膚的。
其實,不論是哪一種性交模式,「性交過程全程使用保險套」是全世界公認防止性相關傳染疾病的原則,是最「健康」的性交方式。看到許教授對陰道的特殊科學解釋,實在令人覺得性教育不能等啊!
七、國中小教同志,會把小孩教成同志?
這是在LINE群組中常見的謠言,婚姻平權大平台有整裡常見謠言的真相。同志教育是教孩子尊重不同的性向,而不是魔法,無法透過上課就把非同志的學生「變成」同志,專業的心理學、精神醫學等等早已聲明過:同志不是疾病,不需要也不能被外力治療或改變,不只是同性戀,所有性傾向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