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世界有多依賴台積電供應的晶片?一文解釋TSMC的全球地位

20210608-竹科,台積電。(顏麟宇攝)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晶片無所不在,不過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道這一點。

台積電生產全球幾乎所有最先進的晶片,還包括很多成熟製程的晶片。這些晶片存在於數以十億計的內置電子設備產品中,包括iPhone、個人電腦和汽車,他們生產的晶片產品上都沒有明顯標識顯示是由他們生產的,該公司為設計這些產品的蘋果公司(Apple Inc.)和高通公司(Qualcomm Inc.)等知名公司製造晶片。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過去幾年,台積電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對全球經濟有巨大影響。該公司的市值約為5500億美元(約台幣15.3兆元),在全球企業市值排行榜上位居第11。

不過台積電的主導地位將全球置於一種脆弱境地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需要複雜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晶片,越來越多的晶片出自台積電之手,與此同時,但其總部所在地台灣是美中緊張關係的焦點之一,中國宣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分析人士稱,在一個需要巨額資本投資的產業,其他製造商將很難趕上台積電。此外,台積電現在的晶片產量無法滿足所有市場需求,這個事實在全球短缺的情況下變得更加明顯,加劇了供應瓶頸、消費者價格上漲和工人無薪休假的混亂局面,尤其是在汽車產業。

這種情況在某些方面類似全球過去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台灣如果出現不穩定情況,則有可能對各行各業造成影響。根據總部在台灣的半導體研究公司集邦諮詢(TrendForce),包括規模較小的製造商在內,今年第一季度全球65%的外包晶片製造收入來源於台灣的企業。台積電創造了全球56%的收入。

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最近寫道,依賴台灣晶片「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台積電去年公布錄得176億美元的利潤,收入約為455億美元。

凱投宏觀稱,該公司的技術非常先進,現在全球最先進的晶片約有92%是由該公司製造,這些晶片的晶體管寬度不到人類頭髮的千分之一。其餘的最先進晶片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生產。全球約14億部智慧型手機處理器中,大部分都是由台積電製造的。

隨著汽車自動化程度提高,汽車製造商需要更多採用成熟製程的微控制器,根據諮詢公司IHS Markit的數據,這些微控制器多達60%由台積電生產。

台積電南科廠(圖/記者周康玉)
台積電南科廠(圖/記者周康玉)

台積電表示,公司相信其在微控制器領域的市場份額約為35%。該公司發言人高孟華對於全球過度依賴台積電的說法提出不同的看法,指出半導體供應鏈上有許多專業化領域。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反維密」內衣革命!從「男人想要什麼」轉向「女人想要什麼」 更多文章

美國、歐洲和中國正在力爭降低對台灣晶片的依賴。雖然美國擁有英特爾公司(Intel Co.)、英偉達(Nvidia Corp.)和高通公司(Qualcomm Inc.)等本土巨頭,而且在晶片設計和智慧財產權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nc.)的數據,美國現在只佔全球晶片製造業的12%,較1990年的37%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