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後,先工作體驗職場,再回頭唸大學,從過往的經驗聽起來似乎難以想像,這項由教育部推動的「青年就業儲蓄方案」,自2017年上路歷經3年實施後,累積超過3000名高中職畢業生參與,其中也不乏明星學校畢業生。
然而,迷惘終究是青春的必修課。第一批參與學生,儘管經過3年體驗,面對要選擇回到校園,或者繼續就業,有人仍感到猶豫,如即將在今年結束3年計畫的鄭遠合便表示,對於是否要回到大學,一方面當然還是擔心學歷比人低,但另一方面,則憂慮若再投資4年,重返職場時已經太晚,「那我們這3年算什麼?等於這3年就浪費了。」
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自2017年8月起,每年遴選5000名高中職應屆畢業生,畢業後透過媒合就職,並由兩部會每月補助新台幣5000元、合計1萬元,學生可於3年後一次提領36萬元;教育部長潘文忠當時表示,有近4分之1學生進大學後,發現與興趣不合,希望讓學生透過職場體驗了解所愛,再選擇進入職場或回到學校,不必受大學學程約束。
畢業師大附中當超商店員 「有時還是會懷疑自己在幹嘛」
今年20歲的鄭遠合,畢業自師大附中,是2017年度首批參與該計畫的學生,他說過去對大學科系沒特別的興趣,又不想4年就渾渾噩噩過去,因此學測前看到新聞時,就把這個方案當作選項埋在心底,當作學測失利的備案。
「結果學測真的考太爛了,而我從高一開始就決定不要考指考 。」鄭遠合於是毅然離開校園,原本想從事農業或傳統產業,心底盤算的是,畢竟有每月1萬元的補助,薪資加上補助都不會太難看,另一方面也是想體驗特別、不同的人生面貌,「每個人都想特別一點嘛,想要不一樣的人生。」
不過,畢竟高中生所學有限,而勞動部媒合職缺中,最多仍屬餐飲業、零售業,鄭遠合第1年在媒合下,最後進入鼎王麻辣鍋擔任店員。
到班第一天,他才發現自己是晚上8點到凌晨4點的夜班,負責外場點菜,「生活開始日夜顛倒,第一天腳超酸,要站8小時,一開始覺得自己超沒用,到處檔路、一直在前輩後面當跟屁蟲。」
鄭遠合回憶,最初大概花了1個多月才上手,接著又轉入內場洗碗,外場勞心、內場勞力,在鼎王待了1年半後,便申請轉職,到超商擔任店員,變成下午2點到晚上10點的班次,他坦言跟前一份工作比起來,當店員輕鬆多了。
鄭遠合在鼎王待了1年半後,便申請轉職,到超商擔任店員。圖為示意圖。(資料照, 萊爾富提供)
這段時間他也不是只有工作,還參與內部管理訓練課程,像在超商這裡,他才剛完成店經理訓練課程,已經準備接手店長,「我也一直跟自己講,要找點事情,至少要從工作多挖一點什麼。」
「有時候工作上遭到挫折,也會不想去上班,但又不能蹺班,就只能消極應對。」說著鄭遠合也只能苦笑,「因為這就是責任的問題,既然選擇了,就要走道最後。」
這段過程裡,雙親的反對當然也是煩惱。鄭遠合的父母都是公務員,對於兒子明星高中畢業,卻選去端盤子、洗碗,仍滿是不解,「他們到現在還是希望我讀大學,當然相信他們也是為我好,怕我浪費年輕、頭腦最好的時候。」
「這不是能力問題,是門檻問題」 鄭遠合陷待職場、念大學兩難
其實,做為青年儲蓄帳戶政策配套,國內各大專校院不管在特殊選才,或者申請入學階段,皆有開設特別名額,而鄭遠合也在去年底,藉此管道申請上交通大學, 但對於究竟要去唸書,還是準備當店長,此刻他依然迷惘。
「我最怕的是如果再投資4年,出來就幾歲了?」鄭遠合談到,父母當然都會說,過4年不遲,但他自己經過3年社會洗禮,會認為要再等到25、26歲才工作,已經太慢了,「那我們這3年算什麼?等於這3年就浪費,有些人會繼續做下去就是這個原因,擔心這3年就白費了。」
另一方面,學士、碩士滿街跑的時代,他仍舊擔心,高中學歷已不夠用,「這不是能力的問題,是門檻的問題,畢竟學歷會比別人低一點,但我不太想花4年,目前也是挺煩惱。」
對於究竟要去唸書,還是準備當店長,鄭遠合現在還是很迷惘。(示意圖,取自pixabay)
3年的社會歷練,確實讓他的想法和大多數高中畢業生不太一樣。鄭遠合認為,如今他覺得時間更重要,因為工作時時間會消逝得很快,而對於踏入大學,他徬徨的依舊是畢業後能幹嗎?不過對此他也有樂觀之處,「我們選擇可能比大學生更多元,因為我們有先存一筆錢,大學生可能畢業就要急著找工作還學貸,我們可能有更多可能性。」
林子虔進入盼望的傳播產業 坦言過程沒想過回學校
同樣畢業於師大附中,於2017年參加方案的林子虔,在媒合下於串流平台LINE TV(時為CHOCO TV)的行銷部門任職,可說是進入從小盼望的傳播產業;小時候坐在電視前,林子虔總被光鮮亮麗的藝人吸引,「長大才知道,當藝人不是那麼容易,就開始思考,如果去做幕後工作呢?」
早在國中階段,林子虔已經參與過拍片相關的營隊,也在課程裡有過攝影、剪接經驗,然而來到高中,看著身旁苦讀也要拚上頂大的同窗,他卻陷入迷惘:「如果去讀大學,傳播真的是我想學的嗎?」
他坦言,自己當時處在完全不想讀書的狀態,畢竟已經在學校待了12年,對大學相當排斥,剛好同學從輔導室拿了簡章給他,讓他覺得值得一試。
同樣,他也遭遇家人的反對。其實林子虔直到要法定代理人簽同意書時,才讓母親知道這個決定,甚至到確定錄取職缺,才告知父親,「結果他整整2、3個禮拜不跟我說話。」
終於進入職場後,又是另一層考驗。林子虔談到,他過去從來沒打過工,等於人生第一次工作就是正職,自然有壓力,一開始就連開會報告,都聽不太懂同事在說什麼,感覺彼此差距很大,好在前輩、主管都會跟他悉心解釋,也先讓他從打雜、例行工作一路上手,才慢慢接觸網路行銷、社群操作。
在這過程中,可有想過回學校?「沒有,完全沒有。」他說得斬釘截鐵,表示一方面公司氣氛很和樂,自己也開始有能力幫助大家,另一方面,每天回家吃飯時,在飯桌上也會跟父母分享心得、趣聞,漸漸地,他們也不再反對,「現在想到要回大學,會我同屆的人差3年級,快要差一輪了。」
「還是要有大學文憑」 林子虔泰然面對未來大學生活
不過,現實的考量終究還是要兼顧,林子虔依然在去年底,透過特殊選才考上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目前也計畫會離職升學。
「因為大家都說,還是要有大學文憑。」面對現實的因素,他也只能苦笑,「不管老師還是同事,都會說要有大學文憑比較好,畢竟我現在是靠計畫進來的,說真的,高中生要錄取什麼工作都很難,像行銷,大部分公司還是會選擇大學畢業生。」
而林子虔也計畫,入學後會先以學習傳播領域為主,「說實話,過去對傳播有點曖昧,因為我不是直接相關,只是摸到邊」, 如果真的有興趣再繼續學,假若發現跟想像中不同,這3年至少還學到行銷這條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