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十九世紀上海群像:清末老照片亮相倫敦

(BBC中文網)

一組拍攝於十九世紀上海的罕見老照片即將在倫敦公開展出。這些照片都是英國攝影師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拍攝的。

桑德斯1860年首次來到中國,當時他是一名工程師。他回英國學習了攝影技術,然後又回到中國做攝影師。他的照相館是上海最早的照相館之一,在以後的近30年間都是上海最成功的照相館。

桑德斯是已知的最早在中國用手工上色技巧製作彩色照片的攝影師。在正從古代向現代轉型的清末中國,他用照片細緻地捕捉到了來自不同階層、不同省籍的上海居民的多元群像。

桑德斯的肖像作品經常用一些典型物品來顯示人物的職業和社會階層。但在這幅照片中,一位年輕婦女只拿著一把陽傘,站在一個廣東風格的立地花瓶旁邊。

她沒有裹小腳,戴著花頭巾,這是當時廣州婦女的典型裝束。在清末,湧入上海的除了大批外國商人之外,還有許多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移民。 

這幅照片中的青年婦女和女童來自毗鄰上海的江蘇。她們的髮型就是當時江蘇婦女的典型發式。她們都裹小腳,顯示當時裹腳的習俗仍很盛行。

在清末的上海,女性攜帶陽傘被認為非常時髦。桑德斯力圖在作品中展示聚集在上海的中國各地人民的多元地方風貌。

桑德斯對中國的傳統科技非常感興趣,他認為中國的許多技術比西方的類似發明出現得更早。

在這幅照片中,兩位男子坐在一輛老式手推車上擺姿勢,車夫站在車的後方。三個人的眼睛都直視鏡頭,在照相機前顯示出相當的自信,這在當時的中國是比較少見的。

這幅照片中的婦女穿著廣州風格的傳統絲製衣服,但卻坐在一把西式椅子上。她側面對著鏡頭,這也是一種西式的肖像風格。桑德斯顯然有意突出她精緻的髮型、高貴的服裝和未經纏裹的天足。

儘管上海當時有以城牆包圍的老城,但許多當地人和外省移民還是選擇住在外國租界。文化的融合使上海形成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據桑德斯記錄,這幅肖像照中身著典型春裝的上海婦女,在擺姿勢拍攝這幅照片之前,還同意解開裹腳布,讓攝影師拍攝她的小腳。 (相關報導: 30年的變化這麼大!日本攝影師公開台灣老照片,美到讓人想回到過去 更多文章

這幅照片突出展示她穿著繡花鞋的小腳。她坐在西式椅子上,略顯驕傲地直視著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