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全球旅遊業熱議的話題是「過度旅遊」(overtourism),意指熱門景點的旅遊資源被竭澤而漁,品質一塌糊塗,居民深受其害。如今這個問題已經被一個肉眼看不到的小東西「暫時」解決,它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Venice)的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冷冷清清,鳳尾船(Gondola)乏人問津。東京目黑川的櫻花季,往年熙熙攘攘,今年稀稀落落。上海與香港的迪士尼渡假區/樂園暫停營業。英國倫敦書展(London Book Fair)與威尼斯的建築雙年展(Biennale Architettura)先後取消。來到巴黎的羅浮宮(Louvre),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曠世名作《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前方終於不再萬頭攢動。

航空業、飯店業、零售業、餐飲業、科技業……
從中國出發的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已環遊世界80多個國家,所到之處,旅遊業哀鴻遍野。從台灣、日本、南韓、泰國、美國到義大利,受害國家族繁不及備載,嚴重程度是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僅見。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學家桑迪(Mark Zandi)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旅遊業站在疫情最前線,首當其衝。」
根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的統計,全球旅遊業一年貢獻GDP約8兆8000億美元(新台幣266兆元),佔全球GDP約10.4%;僱用約3億1900萬人,相當於全世界勞動人口的10分之1。除了大家會直接聯想到的航空業與飯店業,這個領域還涵蓋了零售業、餐飲業、科技業……。
亞太地區受創最重,全世界最大的旅遊市場──中國──自不待言。今日擁有護照的中國人多達1億8000萬人,比美國的1億4700萬人還多。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本周表示,它的中國航線幾乎停擺,跨太平洋航線垮掉75%。許多航空公司已經要求主管減薪、員工休無薪假。
Tourism in the time of #coronavirus - my son and I had the pyramids to ourselves today. Never in my life have I seen it this empty. The horse guide said he hasn’t worked in 6 days & all his tours this week have canceled. Just a couple foreigners & some Egyptian school groups here pic.twitter.com/D4K0Uw87eH
— Hannah Allam (@HannahAllam) March 4, 2020
英國旅遊經濟學公司(Tourism Economics)預估,在疫情陰影下,今年中國的出國旅客恐將減少2500萬人次(去年為7300萬人次)。美國凱澤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最近對12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其中8分之1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旅計畫。

國際會議紛紛喊停,商務旅行大受衝擊
商務旅行也大受衝擊。多場規模以10萬人計的國際會議紛紛喊停,包括西班牙巴塞隆納(Barcelona)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瑞士日內瓦國際汽車展(GIMS)、聖荷西(San Jose)的臉書「Facebook F8」會議。最諷刺的是,今年的柏林國際旅遊展(ITB Berlin)也停辦了,這項活動每年吸引16萬人參加。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曾讓世人驚艷的安倍瑪莉歐,4年後卻遇上新冠大魔王 | 更多文章 )
亞馬遜(Amazon)之類的大公司,明文勸阻員工進行非必要的旅行。全球商務旅行協會(GBTA)一項針對401家企業的調查顯示,將近半數已經取消至少一部分的會議或商務旅行。以旅行目的地而言,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地區是中國(95%),其次則是香港(73%)、台灣(54%)、其他亞太國家(45%)、歐洲國家(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