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新新聞》疫後經濟,蔡政府仍得親美、和中

台積電無畏疫情,第一季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稅後純益約1169億元。(柯承惠攝)

「此刻,在全球按下暫停鍵時,最適合聽聽馬勒九(馬勒第九號交響曲),把生死置之於度外。」一位表演藝術經紀的業者苦中作樂地說。

服務業十萬到二十萬人受影響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台灣所有表演廳被迫關閉,表演藝術經紀業務幾乎停擺,瞬間營收降至零,「現在只能平靜地等待疫情結束。」因為全球疫情不能掌握,急也沒有用。

總統蔡英文一月十一日以高票連任。不久之後,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從中國擴散到全球。三月中之後,歐美各國成為重災區,全球封鎖,經濟陷入停滯,世界主要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出現前所未有的負成長。

在全球瘟疫蔓延下,台灣有多少企業能把經濟的生死置之度外呢?

看看一級慘業旅遊業四月公布的業績,上市櫃公司雄獅旅遊、鳳凰旅遊、五福旅行社與山富旅遊等,營收都比去年同期衰退九成五以上。為求生存,雄獅旅遊還在門市賣起便當。二級慘業的國際飯店與餐飲業,營收都有三至五成的衰退,如晶華飯店四月營收就少掉四四%。

靠人流的服務業,打擊最大,估計影響十萬到二十萬人,是政府紓困的重點對象。

疫情將導致台灣所得分配不均,有待政府設法介入。(林瑞慶攝)
新冠疫情嚴重打擊觀旅餐飲等服務業,也將導致台灣所得分配不均,有待政府設法介入。(林瑞慶攝)

台積電、鴻海營收增加

鞋業與紡織等傳統產業也頗受衝擊。像是全球製鞋大廠寶成,日前宣布將於六月實施無薪假,有五千名台灣員工與海外幹部受到影響。其中,衝擊最大的是寶成旗下位在彰化的福興製造廠,有兩千六百名員工都將一個月放六天無薪假,薪水大打折扣。

台灣產業呈現兩極化發展,內需服務業與傳產很「慘」,高科技業卻逆勢成長。台積電雖然四月營收滑落千億元以下,月減一五.四%,但年增二八.五%,且第一季獲利創新高,稅後純益約一一六九億元,單季每股盈餘(EPS)達四.五一元,毛利達五一.八%。

蘋果(Apple)手機最大代工廠鴻海四月合併營收為三八○九億元,月增九.五七%,年增○.三%,不僅是今年單月最高,也是歷年單月最高,走出第一季業績下滑的陰霾。鴻海的四月業績也反映出製造業在歷經第一季供應鏈斷鏈後,中國復工的成效。

面對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後的經濟巨變,蔡英文的第二任要如何帶領台灣走出疫後經濟困局?

台灣經濟成長率第一季為一.五四%,創四年新低,但相較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一.三%、新加坡負二.二%、香港負八.九%,台灣表現最佳,也比中國的負六.八%與美國的○.三%還要好,完全打破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會呈現負四的預測。

川普籌組「信任夥伴」聯盟

除了歸功於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台商積極回流投資台灣,為蔡英文第二任總統之路打下不錯的基礎。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邱達生表示:「蔡英文第二任總統之路,有機會,也有挑戰。」

當前全球的經濟逐漸脫鉤,世界各國對中國投下不信任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全球籌組「信任夥伴」(trusted partners)聯盟。 (相關報導: 各國央行搭直升機猛撒錢 ,造就新興投資級債溫床 更多文章

邱達生認為,美國將產線移出中國,台灣的高科技對其有優勢與誘因。(柯承惠攝)
邱達生認為,美國將產線移出中國,台灣的高科技對其有優勢與誘因。(柯承惠攝)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政府拉攏印太六大國,包括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南韓與越南一同推動「經濟繁榮網絡」(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把製造業移出中國,以降低對中國生產的依賴,重建全球貿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