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解析》立法會異見全被消音,東方之珠風雨飄搖,香港民主運動何去何從?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香港反送中抗爭:2019年11月18日,香港警方施放大量催淚彈,理工大學內的示威者遭圍困(AP)

泛民陣營議員隨後決定總辭抗議,更宣告立法會內再無反對聲音,《時代》雜誌(TIME)日前刊登專文,探討當反對派議員全數離開立法會,中共中央出手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反對派如何能捲土重來,香港民主運動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時代》雜誌指出,泛民、建制陣營歷來在立法會的激烈交鋒,顯示了香港自1997年主權移交後仍保有的一定獨立性,而雖然本次被DQ的4名議員並非首批遭剝奪資格的議員,但他們卻是首度未經法庭審判、而是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頒布決議踢出立法會的議員—四名議員中有兩人是律師,還有一位會計師、一名泌尿科醫師,立場無疑屬於溫和派,卻也面臨中共對待所謂「暴徒」的待遇。

當香港立法會再無反對派

香港立法會4位民主派議員遭DQ,另外15位議員隨即集體辭職抗議。(美聯社)
香港立法會4位民主派議員遭DQ,另外15位議員隨即集體辭職抗議。(美聯社)

而在新冠疫情「限聚令」與《港區國安法》的壓制下,香港去年風起雲湧的街頭示威如今已偃旗息鼓,泛民陣營集體請辭不只代表立法會全盤落入北京的掌控,更意味著表達異見的最後合法管道也毀於一旦。遭人大DQ的郭榮鏗直言:「看來它們想清除所有反對聲音,它們心目中的立法會更像是如全國人大一般的橡皮圖章。」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