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宏觀點:他們的的確確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53年5月19日,年輕醫生黃溫恭被槍決於馬場町。(圖為馬場町紀念公園之碑文)

2017年12月24日黃年先生在聯合報發表了題為「沒有真相沒有正義 ─ 從馬場町銘文看轉型正義」一文。

綜觀黃文所欲陳述的重點大致有三:

1、 馬場町是一九五○年代槍決所謂政治犯的刑場。紀念公園有一塊石碑,碑上的銘文只提那些被槍決的人為「熱血志士」,不提這些人的「匪諜」身分,是故意掩藏,沒說出真相,此乃「馬場町銘文陷阱」。

2、 當年國民黨槍決這些匪諜具有國安正義,死者是內戰敵對政權的第五縱隊,他們為中共犧牲,為中共工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烈士。當年國民黨的處置手段或可議論,但此事的本質是國家安全事件。言下之意是這些熱血志士本就應殺應關的。

3、 蔣介石對台灣有功,他讓台灣免於被共黨統治,並建設台灣發展經濟,提升台灣人民生活,對蔣介石的評價不能只談過不談功,必須功過並陳,否則同樣墜入「馬場町銘文陷阱」裡。

黃文的以上思維可以說是典型的藍營思維,多年來每遇民進黨拋出的轉型正義,藍營總習慣如此回應,並高喊綠營在清算鬥爭,在追殺。

以下就依黃文的上述觀點,談談藍營對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的心結。

馬場町紀念公園(北市府)
馬場町紀念公園(北市府)

首先談談馬場町這些被槍決者的真相,先看看被槍決者的幾篇遺詩:

黃賢忠:

鯤島到處有啼痕,早將此身獻人群

但願同胞齊奮起,刀斬斧截安足論

滿腔熱血為三臺,從來未作死安排

若得瘦骨埋斯土,魂兮歸去亦快哉

生死早已置腦邊,縱入地獄亦泰然

獨有一事倩未盡,寡妻孤女問誰憐

黃昏入海搏蛟龍,碧血橫染馬場町

千萬頭顱作一擲,人民從此享太平

「以數十年有限生命,立億萬年不朽事業,雖敗猶榮,雖死無悔」

林正亨:

乘桴泛海臨台灣,不為黃金不為名。

只覺同胞遭苦難,敢將赤手挽狂爛。

半生奔逐勞心力,千里河山不盡看。

吾志未酬身被困,滿腹餘恨夜闌跚。

李來基:

鳥兒像告訴什麼似的在春空中飛鳴,

遠遠的汽笛留下幾道餘韻,

像吞沒無數的憂愁,

難道生命是塵埃,愛情是沙土?

拭淚吧!為了至愛的被壓迫同胞,

春風微微的像柔呼的歌唱,

在歡送我們光榮的死亡。

再看看他們留下來的遺句:

黃秋永:

每觀三民主義之掛牌,言而津津,行而茫茫,國政之腐朽,貪污之群而成財閥,無產階級之被壓,人民之被剝削血汗已乾矣,此急難,願效微軀,忠義奮發,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為無產階級犧牲,為民族解放,掃除賊黨,肅清害蟲,此我心跡也。……

張棟材 致父母遺書:

父母親鈞鑒:兒1949年5月參加革命先鋒隊後,從事台灣人民的解放運動,奔走革命,流離外鄉,在此臨別之時,思及雙親,兒不能盡反哺之義,自慚悲憤,斷腸如割肺腑。兒之宿願在人民解放也,惜乎中途挫敗,竟不能眼見祖國之長成與繁榮矣,然人類之前途已充滿輝煌之光明,懇請父母親切勿悲痛…

從這些嘔心泣血所展露的深沉心願看來,難道黃先生還要把這些人看成只是匪諜嗎?

「2016年五零年代白色恐佈受難者秋季追思慰靈大會」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圖為馬場町土丘-甘岱民攝
「2016年五零年代白色恐佈受難者秋季追思慰靈大會」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圖為馬場町土丘-甘岱民攝

鍾浩東:日據時代從事反抗日本運動,抗戰時轉赴大陸參與國民黨的對日抗戰,後因對國民黨失望,加入共產黨。被捕後,當局顧慮他岳父蔣渭水在台灣民間的聲望,只輕判感化三年,然其手下幹部多人已被處決,他不屑獨活,不願接受感化,最終從容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