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常有重大工安及交通事故的發生,前2日又有東南水泥廠在高雄左營北側進行舊廠水泥儲槽拆除工程,未能依照施工計劃操作及周延的危險評估,致水泥儲槽倒塌壓倒台電的高壓電塔,影響高鐵主線中斷,造成連假前夕的交通災難,民怨四起,究責呼聲不斷。
嚴格的控制施工步驟及良善的安全措施,雖然有助於工安,但並非絕對的可防止事故的發生,終究還是需要人為的操作,方能避免危險的發生。如同現在特斯拉汽車配備有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但此系統只有輔助性的,雖可減輕駕駛人的勞累及負擔,還是有賴於駕駛人的行車注意,但是,在國內竟然有人在高速公路上,拍到特斯拉汽車的駕駛者在車內酣睡的影像照片,仍然是危險駕駛。又有一離譜的事,汽車內對於未綁安全帶的駕駛或乘客者,由感應器發出警示聲,提醒人員注意,市面上有人販售安全帶扣消音器,由消費者購來裝置在車內,規避未綁安全帶的警告聲響,無顧車輛在高度碰撞後,車內人員將被拋出車外的致命性,所以,再好的科技配備裝置,如果遇到人為的僥倖及輕忽心態,還是枉然。
數十年前在天下雜誌,看到一篇前任經濟部次長汪彝定先生的文章,標題是社會紀律重於一切,指出交通秩序是一個社會紀律存廢的氣壓計,車多、人多而井然有序,這個社會必然綱紀謹嚴,反之,這個社會的正義感及道德律常較為寬縱。 東南水泥廠的拆除水泥儲槽的工安事件,事先應有起碼的風險意識及評估,安全的規劃及控管,大型建物一次拆除性的風險最高,理應對於建物的結構體及重心有充分的研究,並導出倒塌的方向、施工的作用力及週遭的環境,力求安全的拆除,結果施工方法錯誤,使水泥儲槽反向倒至廠外的高壓電塔,釀成禍事。
110 年 4 月 2 日發生的台鐵太魯閣號事件,是人間的慘劇,全國震驚傷痛,但是,這是如何原因造成的,台灣的重大交通事故,何其頻繁?每隔數日,就發生一次,是台灣遭受到詛咒,還是部分國人毫無起碼的風險觀念,及忽略基本上的安全小動作所造成的? 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有前後的因果關係,及人事地物的關連,太魯閣號的不幸事件,是工程車不慎滑落卡住邊坡上的樹林,而邊坡下方正是火車行駛的鐵路,此時工程車即有掉落鐵路的風險,司機機理應即刻通知鐵路局,馬上作緊急措施,火車暫停行駛,再設法將工程車吊回道路脫困,確保鐵路安全後,火車再復駛,很簡單的防止危險事故的觀念及動作,為何完全未通知他人,而由自己操作怪手,天真的想獨自拉回工程車,存有非常僥倖及便宜行事的心態,結果工程車滑落鐵路,很不應該的疏忽,造成人員重大的傷亡及台鐵的鉅額損失。

社會大眾指責台鐵未切實監工施作明隧道的外包廠商,及施工區域的坡道未設置圍籬,然而,台鐵的監工人員,未必能鉅細靡遺的全程掌控施工者,坡道設置的圍籬,只是隔離人員及車輛出入,對於滑動工程車的巨大動能,未必有阻擋的作用,主要的還是人為因素。 (相關報導: 東南水泥工安事故非首次!她揭黑歷史:2年前就曾導致台鐵列車出軌 | 更多文章 )
又如107年10月21日的普悠瑪火車出軌事故,火車機件已有異常,放慢速度是不二法則,何以在彎道限速 80 公里的路段,以一百多公里急速行駛?而造成火車脫軌及乘客重大傷亡的憾事,肇事主因還是司機的個人問題。 國人的駕駛道德,普遍低落,不知安全距離為何物,任意變換車道,即使在不超車時,常常後車仍緊跟著前車,少有安全的緩衝空間,每隔數日,高速公路都有追撞事故,甚至有時短至二天發生一次,100年2月22日的西濱公路追撞大車禍,不要怪公路未裝濃霧警示器,只要前面視線不良,能見度低,駕駛人馬上警覺,降低車速,並開啟前後車燈及警示燈,即可防止無法及時煞停的情形,縱使仍無法完全剎住車輛,損害也可減輕,頂多車輛有損壞,但人員仍能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