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位女軍師是她!通曉方術、統領萬名反清勇士…揭歷史課本不提的抗清女英雄

金娘是馬卡道原住民,因為通曉醫術、方術而結識了林爽文陣營的人士,繼而參加了天地會的反清行動。(示意圖/取自Unsplash)

聽到林爽文事件,很多人都會直接地想到「林爽文」、「天地會」等關鍵詞彙。殊不知,在歷史上的林爽文陣營(臺灣天地會)裡有位重要的「軍師」。而且這位軍事人家可是女森喔,是一位「女軍師」,只是有關她的紀錄非常少,只能從清代臺灣有限的史籍──《臺案彙錄甲集》、《欽定平定臺灣紀略》、《鳳山縣采訪冊》找尋,在這些資料都是以「下淡水番婦」、「仙姑」等辭彙來描繪。這位傳奇人物,名叫金娘。那麼,她究竟是誰呢?

(圖/方格子提供)
番社抗清烈女、一品柱國夫人金娘畫像。(圖/方格子提供)

從平凡走入非凡

金娘,生於清乾隆12年(1747)的大木連社(上淡水社,今屏東縣萬丹鄉),她是馬卡道原住民,為家中獨女。成年時,父母為她選一位漢人翁婿──洪標。金娘原先以為會與丈夫過著平凡的日子,安度晚年。但事與願違,清乾隆44年(1779),大木連社內可能有瘟疫流行或其他原因,父母與丈夫洪標可能在此時因病別世。無依無靠下,可能使金娘尋求族內的尪姨(女巫)賓那幫助。[1] 在賓娜照顧下,金娘身體狀況恢復很快。康復後,金娘跪在賓那前,表示自己無家可歸,希望賓娜收她做徒弟,學習醫術救治更多人。知道金娘遭遇後,賓那便收她為徒,並將畢生所學傳授金娘。

與賓那學習巫術與醫術的同時,金娘結識了曉通方術的漢人—林乞。交談過程中,林乞覺得金娘是可造之材,於是將自己所會的道術編輯成冊並交付金娘,告訴她:「這是一本請神治病的經傳,要善加利用。」[2] 說完後,金娘收下林乞給予的堪輿書冊,便照書中教導,努力學習道術,終學會漢人請神、畫符及治病之法。此後金娘運用所學幫助許多族人,使其在屏東平原一帶獲得相當聲望,同時名聲傳遍鳳山縣漢人聚落,許多人慕名而來,希望能請她治病、祭改。

(圖/方格子提供)
平埔母親和小孩,原作由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森1871年攝於木柵(現高雄內門),雖然還有100年的差距,但可以從畫面中遙想金娘的裝扮。(圖/方格子提供)

清乾隆45年(1780),時年21歲的福建省仙遊縣人林紅因父母雙亡,為另謀發展,別離妻陳氏後到臺灣謀求生路。因聽聞金娘的名聲,而向她請求收自己為徒。金娘收他為徒,每逢開壇作法時,林紅都會負責擊鼓。也因長期的相處,清乾隆51年(1786),金娘與林紅間產生情愫,並結為親密伴侶。[3]

轉變的契機:加入抗清陣營

清乾隆52年(1787)正月,有位特別的病患父子到來,徹底改變金娘的後半生。根據金娘回憶:「今年正月內,有林爽文的大元帥莊大田因他兒子患病,請我去畫符醫治,就叫我在打狗港祭神保佑他們出陣,又替他們醫好了幾個同夥的人,莊大田封我為女軍師……。」[4]

當時請金娘醫治兒子的正是清乾隆51年(1786)11月與林爽文舉事的南路大元帥莊大田,由於金娘醫治好莊大田的兒子及反清人士,再加上金娘也為反清陣營在打狗港(今高雄港)舉辦法會,為他們出陣祈福。莊大田也因金娘為其的貢獻,而任命其為軍師。[5] (相關報導: 被遺忘的台灣史!從羅妹號事件到「南岬之盟」,一篇文看懂史詩劇《斯卡羅》的真實歷史 更多文章

清乾隆52年(1787)三月初,莊大田之子──莊天位想要攻打鳳山縣城,於是請示軍師金娘。隨後,金娘立即佈陣,手持寶劍揮舞,口裡唸唸有詞,接著又畫符請神,提振莊天位與天地會成員們的士氣。當金娘作完法後,天地會軍隊很順利地佔領鳳山城,會眾均認為是金娘的功勞,而推崇其為「仙姑」。金娘協助攻破鳳山一事,很快地傳入天地會大盟主林爽文耳中,林爽文認為金娘有功於天地會,於是在4月20日封其為「一品柱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