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後,多國漸漸向中國大陸靠攏,連南海關係國的越南甚至菲律賓都無不在列。中國大陸在東協上取得外交勝利外,七大工業國組織G7除美日都加入其主導的亞投行,今年主辦杭州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更讓中國大陸處於全球經濟的領導地位。美中軍事競賽中,因美國常以自身利益為前提頻頻樹敵,中國大陸反而從韜光養晦到透出光芒。南海仲裁出爐後,時間站在中國大陸這,蔡政府卻選擇與其敵對?!
南海仲裁後,多國漸漸向中國大陸靠攏!
南海仲裁後,許多國家漸漸地向中國大陸靠攏,除了多個國家表示支持中國大陸立場外,最挺中國大陸的大國莫過於俄國了,除了警告美國不要介入東海與南海,支持中國大陸不承認南海仲裁結果,在九月份更與中國大陸在南海實施軍演。

南海仲裁案後,南海權益相關的越南的態度也轉變靠向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九月中於北京與越南總理阮春福會談,雙方同意對南海問題管控分歧,務實推進合作,中越關係迅速回暖。
就連南海仲裁的提出國菲律賓,仲裁後沒多久先對美國立場質疑,其主流媒體指出美國應為菲律賓報銷這筆費用,因為仲裁案給了美國干預南海事務的藉口。後來,總統杜特蒂一度說出:「我要問問美國大使,你們和我們(在南海問題上)是站在一起的嗎?」杜對美國的公開質疑當時已經在菲國內引起共鳴。甚至,杜特蒂後來更表示考慮向俄羅斯或中國大陸採購武器,並終止與美軍共同巡弋南海。
中國大陸在國際組織取得認同或經濟影響勝利
南海仲裁後,中國大陸在國際組織的外交上取得勝利,第一令人關注到的時間點,就是親中的柬埔寨作梗,造成東協對南海無共識結果,中國大陸還公開對柬埔寨表示感謝。
雖然,剛在紐約舉行的G7外長會議,共同聲明反對在中國大陸東海和南海的單方面行動,但中國大陸卻也悄悄的在經濟上對G7產生影響力。就在九月初,一個很指標性的事件,便是北美加拿大也加入亞投行,而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於之前都加入下,G7只剩下美日未加入。
雖G7中沒有中國大陸,經濟日報卻指出,中國大陸的GDP已從1978年的15名,2010年成為全球的老二。G7的GDP占全球的比例,卻從1990年的51%,急降到2014年的32%,其中美國從22%降到了16%,日本從8.8%降到了4.4%,G7由盛而衰,趨勢至為明顯勢頭擋不住。也因此,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九月初在中國大陸杭州舉辦,有明顯的超越G7的影響力,中國大陸藉這次G20與交惡國家修好,創造人民幣時代並而進入全球經濟決策圈。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入籃,正式成為國際貨幣,擠身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圓的SDR貨幣籃子之列。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這一周》平權與和平:丹麥承認同志伴侶關係、印度聖雄甘地誕生、第14世達賴喇嘛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 更多文章 )
美中軍事競賽,中國大陸從韜光養晦到透出光芒
美國雖曾有世界警察之名,但手段向以利益以為主到處樹敵,如流亡在美的教士葛蘭徹動土耳其政變、在菲律賓內部密謀推翻杜特蒂、在敘利亞事件與俄對立。尤其助南韓與北韓對立,使北韓在核試上面越增頻繁,美國竟無助南北韓溝通,還派轟炸機到南韓,並暗助南韓計畫暗殺金正恩,實為對付海珊政權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