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豐經營權之爭,10月見真章!這場戰役如何意外牽動台苯經營權之爭?

泰豐董事長馬述健面對改選之爭,是家族成立公司三代以來,最大經營挑戰。(圖/今周刊)
上市櫃公司股東常會陸續落幕,但泰豐經營權之爭才要登場,10月中的股東臨時會將全面改選,經營權是否易主,屆時將成焦點,也牽動台苯過往兩派人馬再次交鋒。

8月31日下午2點,輪胎大廠泰豐股東會在桃園觀音廠召開,泰豐的經營權爭奪戰,是繼東元父子之爭後,最受矚目的鎂光燈焦點。(延伸閱讀:東元王子搖大旗》揭竿起義「當下很痛」 黃育仁:20年後誰還記得我們父子反目)

「希望爭取更多股東支持,不會放棄改變泰豐!」南港輪胎副董事長、泰豐董事趙國帥在股東會前積極喊話。

這次泰豐股東常會出席率達93.58%,其中公司與市場派可掌握出席權數都落在46%,雙方僅有0.04%的股權差異,代表在停止過戶日前,兩陣營掌握股權數實力相當。

公司派董事長馬述健出席坐鎮,但除宣讀流程外,全場沒發言,市場派南港輪胎名譽董事長林學圃、趙國帥則雙雙未出席,儘管這場股東會並沒有改選董事,過程相對平和,但從雙方相近的股權較勁上,仍能嗅到這場經營權前哨戰的硝煙味。(延伸閱讀:資產股大對決!南港再挑戰泰豐經營權,兩家輪胎大廠連年PK誰勝出?)

南港解任公司派三獨董

股東會中,公司派解任南港董事席次的議案並未通過,至於南港提出解任公司派3席董事則全數通過,顯示市場派已先在前哨戰中,扳回一城。

事實上,泰豐經營權之爭去年才落幕,改選結果由公司派以5席董事、3席獨董取得豐碩戰績,反觀身為市場派的南港當時豪砸近10億元持股14%,但因持有泰豐股權未滿1年,無法徵求委託書,最終僅拿下一席董事席次,不過南港並無退意,今年攻勢再起。

表面上從經營績效看,泰豐2016年起連4年虧損,去年才轉虧為盈,全年也僅交出EPS0.24元的成績。但市場觀察,林學圃真正看重的是泰豐的土地資產優勢,包括泰豐中壢廠占地高達4.4萬坪,其中1.7萬坪已變更為工商綜合區,另外近2.7萬坪為開發價值高的住宅區,還有其他土地資產。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分析,桃園市是這波台商回流擴廠的最大贏家,工業不動產的交易量在全台排名第1,其中,中壢工業區地價在桃園市排名前3,而泰豐中壢廠正位於中壢市區與中壢工業區之間,位置精華、交通便利,周圍住宅土地多已開發完成,日前標案底價已落在百億元,未來開發價值相當可觀,且該案有萬坪住宅區土地,勢必能受到開發商關注。

南港對泰豐經營權的企圖心,從買進持股狀況不難察覺。今年4月南港可掌握股數已與公司派旗鼓相當,兩派人馬持股皆3成左右,停止過戶日後,南港不僅仍持續買進,也找上台苯大股東、股市聞人孫鐵漢助陣,一舉讓市場派掌握泰豐持股過半,隨時能發動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爭搶泰豐經營權大位。

面對南港步步進逼,公司派6月宣布,考量美國反傾銷稅實施,導致泰豐在這個主要市場接單全面衰退,衝擊營運,因此決議關廠賣地。市場人士分析,公司派先行一步於林學圃最在意的土地開發上開刀,可說是玉石俱焚。 (相關報導: 東元經營權之爭賽外賽:鈺叡收購菱光科技股權,會是壽險資金成老黃「另類金主」的妙招? 更多文章

為了阻止泰豐公司處分土地,南港除了向法院聲請假處分禁止公司處分中壢廠,獲得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准許外,也成功以過半股權優勢,將在10月15日召集股東臨時會。再對照本次南港提出的解任案全數通過,市場認為泰豐的經營權很有可能在10月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