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過招無國界!當耿直台灣女孩遇上愛講反話的韓國婆婆,解決之道竟靠…

婆媳問題也出現在異國婚姻中!(示意圖/Photo and Share CC@flickr)

童話故事的結尾總是公主和王子結婚,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如果有個難搞的婆婆,這結局實在很難實現。

阿載的爸爸在他高中時就過世了,家裡有三個小孩,阿載是老么。大哥很早婚,婚後就搬出去了;姐姐則遠嫁美國,因此阿載一直都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自然也非常黏這個一直待在身邊的小兒子。

嫁過去的我,難免會讓婆婆產生「兒子的愛得分另一個女人了」的不平衡心理,於是結婚初期,也展開一段我與婆婆之間相當「曲折」的磨合。

1
我直來直往的個性,一開始和婆婆實在不太對盤。(圖/時報提供)

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

韓國家庭觀念很重,也很在意「長幼有序」,我常聽別人說,就算不同意公婆說的話也不可以表現出來,否則就是不尊重長輩。

剛結婚時我們住在婆家,婆婆就對我提出各種做家事的要求:希望我每天早晚各拖一次地、每餐吃完的廚餘得立刻拿去丟掉、每天都要擦拭家具及掃廁所等。我們家才三個人,沒有會把地板弄得髒兮兮的小孩,廚餘更沒有多到需要每餐丟一次。

對於這些嚴格要求,我甚至覺得「她是不是故意針對我啊」,所以完全不想聽從。當她叫我做的時候,還會直接回應「我覺得地板不髒,不需要擦」、「廚餘晚上再一次倒也不會怎樣」。

而且韓國阿珠媽買東西有個很恐怖的習慣,認為農產品一次買一大箱或一大袋比較便宜,她們就會一次買來,再分給鄰居、兒女。婆婆就曾一口氣買了十公斤洋蔥、二十公斤的地瓜。大家想像看看,三個人吃十公斤洋蔥,要吃到什麼時候啊?

可是婆婆認為,反正東西這麼便宜,每天煮來吃就好啦。為了消耗這些食物,每天在桌上看到相同食材,心情根本已經變成為了趕快吃完而吃,失去品嘗美味的愉悅,每天吃同一樣東西也很難覺得好吃,擺到壞掉更是浪費。

婆婆也只知道買,不太會保存,她唯一的方法就是一股腦全洗乾淨、切好後放到冰箱,導致冰箱都是滿滿洋蔥味,放在盒子底部的洋蔥也變得溼溼爛爛。更別說擦桌子跟擦地板的抹布都用同一條...各種家事常讓我們有磨擦,我們的關係也變得緊繃,「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這句話,真是不無道理。

隨傳隨到,唯命是從?

我是在家工作的SOHO族,白天基本上都在房間裡翻譯及寫作,婆婆總認為我好像待在房裡閒著沒事,三不五時就想叫我幫忙打掃或煮飯、做這做那…即便經過阿載解釋我是在工作也沒有用,只要她無聊或有事要找人做時就會叫我,對尚在適應結婚生活、住進婆家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來源。

而我與婆婆生活作息上的差異,更讓婆婆產生不滿。婆婆是清晨五、六點起床,晚上八、九點就睡覺的晨型人;阿載的公演卻大多在晚上,等他結束公演回家都十一點多了,那時我們小夫妻才能聚在一起吃吃東西、聊聊天、看看電影,常常到凌晨三點以後才就寢。想當然爾,早上絕對無法五、六點就起床,因此常被婆婆責備,怎麼沒有早起為家人準備早餐。

我跟婆婆解釋:「阿載回來後我們才一起吃東西,根本不可能馬上睡覺啊。」

婆婆聽完後卻回:「那妳可以幫老公準備好晚餐後就去睡,阿載自己吃東西就好,這樣妳就能早起了。」 (相關報導: 有幾個台灣婆婆能把媳婦當親生女兒疼愛?學習荷蘭人的婆媳關係,家和萬事興 更多文章

但是我們的工作時間已經錯開了,唯一能聊天、分享一天生活的時間就只有三更半夜,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時光,實在不想放棄。幸好經阿載溝通(革命)多次,才換得我可以稍微晚起的自由。我也曾聽過有些婆婆會過度干涉兒子與媳婦的事,認為媳婦是外國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就會擅自幫媳婦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