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當台灣人變成中國公民,所有好處就全部沒了!「中國通」潘文談中美對台政策,也指出習近平政權隱憂

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20日出席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顏麟宇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18年第二場的「秋季思沙龍」講座,10月20日以「1949中國內戰的70年後」為題,邀請到《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與中研院吳玉山院士對談。潘文判斷中國並不想跟台灣開戰,同時也沒有預料到跟美國真的會打起貿易戰。對於習近平政權的問題,他則說習太想控制資本家、又貿然取消鄧小平立下的規矩,這些都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的政治與經濟隱憂。

20181020-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前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向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提問。(顏麟宇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前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向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提問。(顏麟宇攝)

 

潘文提醒,我們看中國的時候,往往把它看作是一個力量很大的政治體,其實中國內部也有很多的問題,包括人口老化的問題、少數民族的問題、整個新疆差不多變成了一個勞改所、中國維穩的預算比國防的預算還高。而且現在中國國民的平均年齡是38歲,這比美國還高,中國工作年齡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少,這對他們GDP成長率的影響會很大。中國看起來確實很強,但問題是中國也有一些弱點,這些弱點可能也會引起一些變動。

中國可能打台灣嗎?

談到「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潘文認為其實非常小,而且台灣不應該因為擔心中國打過來,就限制一切的活動,「我認為這是很大的錯誤」。因為中國非常擔心,打起來的話共產黨會垮掉。潘文說,當然不是說要去推(push)大陸,或者去說讓他們掉面子的話,但是美國與台灣絕對有餘力去發展更好的關係。中國真的不會動手,因為他們現在就不想打仗。我們越是說中國可怕,就越會對我們自己造成約束。

20181020-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現場民眾紛紛向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提問。(顏麟宇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現場民眾紛紛向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提問。(顏麟宇攝)

談到對於台灣最大的憂慮,潘文說一方面是經濟,大陸吸取了很多台灣的人才、也偷了台灣不少的版權,台灣還是需要找到一條路走;第二個是安全方面的問題,這不只是軍隊方面的問題,台灣也應該意識到,大陸也可以是一個夥伴,但同時也是一個對手。台灣必須深刻地了解大陸,瞭解它的強點,也瞭解它的弱點。「要是想脫離它、或者是不理它,我想對你們的將來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

台灣是不是美國「籌碼」

由於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對華政策演說,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川普可說是對於民主自由最不關心的美國總統,但他的副手卻指出「台灣的民主是中國未來可行的一條路」。台灣的民主對美國政府而言是一個信仰,抑或台灣就是美國拿來對付中國的一張牌? (相關報導: 思沙龍》「台灣有責任讓中國變得更好」《華郵》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台灣不是漂浮在亞洲的一座孤島 更多文章

20181020-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旺報社長黃清龍向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提問。(顏麟宇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旺報社長黃清龍向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提問。(顏麟宇攝)

潘文表示,川普政府裡有好幾種人,裡頭確實有人會認為「台灣民主是中國未來的道路」,但是另一幫人確實認為台灣就是一個「chip」(籌碼)。他說美國政府裡頭「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但是(把台灣當)chip的人比較多一點」。因為從這幫人對於阿拉伯異議記者遇害的態度,可以看出來他們對人權根本無所謂,他們對他國的民主制度也無所謂,所以美國會在一種非常cynical(犬儒)的情況下來利用台灣打中國。潘文也說,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