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台灣有責任讓中國變得更好」《華郵》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台灣不是漂浮在亞洲的一座孤島

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 John Pomfret 20日出席思沙龍「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專題講座。(顏麟宇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18年第二場的「秋季思沙龍」講座,10月20日以「1949中國內戰的70年後」為題,邀請到《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前社長潘文與中研院吳玉山院士對談。潘文提到中美關係已經走向長期對立,兩岸關係一時難以和緩。但他也盛讚台灣的文化「軟實力」,主張台灣對於中國的自由化與改變「是有責任的」。

如何定位國共內戰?

吳玉山在一開始提問,70年前的中國內戰是一場國共之間的權力鬥爭,還是雙方對於中國應該如何現代化的路線之爭,亦或者是美國與蘇聯在中國打的一場「代理戰爭」?潘文(John Pomfret)表示,這場戰爭確實是權力鬥爭,這當然也是一場「代理戰爭」。但他提醒聽眾,不能忽略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

儘管國府不斷請求美國解除武器禁運,但是美國仍然相當堅持禁運政策,國共內戰沒有因為國府缺乏彈藥暫緩。(Wikipedia/CC-BY-SA-3.0)
儘管國府不斷請求美國解除武器禁運,但是美國仍然相當堅持禁運政策,國共內戰沒有因為國府缺乏彈藥暫緩。(Wikipedia/CC-BY-SA-3.0)

因為在1945年時,當美國剛剛要把原子彈扔到日本人頭上,有三十多萬蘇聯兵進攻了東北,這件事非常重要。雅爾達會議的這個決定,對整個內戰帶來全面性的影響,因為蘇聯把東北給拿下來的話,他就能把東北所有的日本武器交給共產黨。這件事也說明了,國共內戰確實是一場「代理戰爭」。

國民黨是怎麼輸的?

對於「國民黨在1945年的嚴重腐敗,是不是造成國共內戰決定性結局的原因」?潘文認為,腐敗當然對國民黨失敗「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國民黨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他們跟日本人打的時間相當長,「確實是打累了」。如果看受害者的統計數字,百分之九十的受害者都是國民黨的部隊,共產黨的游擊隊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所以國民黨的軍隊其實已經被打敗了,要讓他們再打一場戰爭,是相當困難的。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舉行歷史性會談(AP)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舉行歷史性會談(AP)

潘文直言,國民黨當年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1937年就侵略了中國。何況毛澤東在60年代初,自己都對著到北京訪問的日本代表團承認:「謝謝你們,沒有你們的侵略,沒有我們的今天。」因此潘文也認為:「要是沒有日本的侵略,我想就不會有共產黨。」

「1941年美國決定打歐洲時,中國命運已經決定」

潘文說,美國討論二戰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出現在1941、1942年,這個問題是「我們要在哪兒打?」這之所以是最重要的一個討論,因為他們決定先在歐洲打。其實美國人非常痛恨日本,因為德國人沒有進攻美國,是日本人攻擊了珍珠港,而且多半的美國人特別想跟日本打,不是很想跟德國打。因為美國跟英國關係非常密切,這讓美國決定在歐洲開闢戰場。在歐洲打的差別在於,美國沒辦法把部隊派到中國去,只派了一個將軍史迪威(Joseph Stilwell,二戰時擔任駐華美軍司令、東南亞戰區副司令、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這是最有影響力的決定。 (相關報導: 思沙龍》獨裁才能救中國,因為中國人不配享有民主?潘文:台灣民主化能破除美國偏見 更多文章

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到襲擊的西維基尼亞號,小艇上的美軍正在設法救出船上同袍。(美聯社)
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到襲擊的西維基尼亞號,小艇上的美軍正在設法救出船上同袍。(美聯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7日在珍珠港向美軍陣亡將士獻花致意。(白宮臉書)
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曾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珍珠港向美軍陣亡將士獻花致意。(白宮臉書)

潘文表示,美國還覺得「不能在中國打日本人」,只能「利用中國打日本人」。所以美國派來不少空軍,但他沒有允許美國在中國的領土上轟炸日本,而是飛到日本的島嶼上去轟炸日軍,「這種resource(資源)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潘文說,如果美國把美國的兵派來中國,那中國的將來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美國的兵會佔領中國,但我們派了很少的兵。「這個主要的決定,在1941、1942年已經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