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為何劉真會需要裝葉克膜?心臟名醫詳解6大手術常見問題

國標舞女王劉真,驚傳因主動脈瓣膜狹窄於日前住進台北榮總醫院,並進行開刀治療。(圖/取自劉真臉書)

國標舞女王劉真,驚傳因主動脈瓣膜狹窄於日前住進台北榮總醫院,並進行開刀治療,傳出手術中心跳停止昏迷,必需靠支持療法,即裝上葉克膜(簡稱ECMO)已經多日,令人關心她的病況。

心臟權威名醫表示,任何手術都有適應症與風險,誰都不願意看到嚴重併發症發生。如果真的必需裝上葉克膜,目的在協助其心肺功能,希望能在危急時刻救命之外,同時也是搶一線生機爭取還有治療的機會,並期待患者出現自行修復能力。現在衷心期盼劉真能度過難關,在大家祈福集氣下,早日有奇蹟出現!

劉真一家人幸福甜蜜,有關病情家人未親口証實

劉真從小學就開始跳芭蕾舞,跳了12年,18歲時,開始跳國際標準舞,日後漸漸地在舞蹈界業餘組別嶄露頭角,後來因舞蹈表演而踏入演藝圈。現年44歲的劉真,2014年與藝人辛龍結婚,並於4年前生下女兒霓霓,她經常在臉書PO出一家人幸福的照片,人人稱羨。平時與粉絲互動密切,近日因為臉書多天已經未更新,而引起關心她的粉絲擔心。

雖然以上消息未經過患者家屬親自証實,但是有人不禁詢問:主動脈瓣膜狹窄手術真的有這樣意外的風險嗎?裝上葉克膜之後還有一線生機嗎?葉克膜能一直裝下去嗎?

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症狀包括:胸口悶痛、呼吸急促、昏倒,甚至引發心臟衰竭

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定義是:主動脈瓣開口面積小於1公分見方,或是血流經主動脈瓣開口,其平均壓力差 大於40mmHg,可以經由心臟超音波診斷。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主動脈瓣膜,為供應全身血流的源頭幫浦,若狹窄、閉鎖不全(逆流),會產生胸口悶痛、呼吸急促,甚至昏倒,病情惡化時甚至引發心臟衰竭。老年人會有瓣膜硬化的問題,進而演變成瓣膜狹窄,半數以上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因為年齡增長而導致瓣膜鈣化所形成,預估目前有10萬名國人有此潛在疾病。

劉真。(圖片/取材⾃serenachenliu 劉真Ig)
劉真。(圖片/取自serenachenliu 劉真Ig)
傳統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仍是主流,手術的方式是全身麻醉,需切開胸骨、停止心臟跳動,並有體外心肺循環機,在體外循環下進行,將原來的瓣膜切除,用生物瓣膜或機械瓣膜置換。(圖/華人健康網)
傳統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仍是主流,手術的方式是全身麻醉,需切開胸骨、停止心臟跳動,並有體外心肺循環機,在體外循環下進行,將原來的瓣膜切除,用生物瓣膜或機械瓣膜置換。(圖/華人健康網)

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如果無法手術,死亡威脅不輸癌症

一般治療是以傳統開心手術進行瓣膜修補/置換,但有超過百分之三十之病人,因年紀太大或合併其他疾病無法接受傳統手術。但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一旦出現症狀(心絞痛、暈厥、心衰竭),僅使用藥物治療不接受瓣膜置換術的話,1年死亡率高達50%,5年存活率幾乎為0,死亡威脅不輸癌症。

一旦發現病人心臟功能臨床上明顯開始退化,且藥物無法控制的時候,就會考慮進行手術。傳統的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仍是主流,手術的方式是全身麻醉,需切開胸骨、停止心臟跳動,並有體外心肺循環機,在體外循環下進行,將原來的瓣膜切除,用生物瓣膜或機械瓣膜置換。

【心臟權威名醫詳解6大常見問題】:

以下是有關主動脈瓣膜狹窄臨床常見手術進行、風險評估、意外併發症等6大問題,來聽心臟權威名醫詳解:

問題一/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有可能發生手術中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的併發症風險嗎?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張忠毅表示,任何手術都有一定適應症與風險,但是,當患者面臨不開刀危害性命健康風險大於開刀可以挽救性命健康時,開刀就有其必要性。傳統開心手術的方式是全身麻醉需切開胸骨、暫時停止心臟跳動,而由體外心肺循環機維持心肺功能,卻之後發生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的併發症情況,在臨床上屬於少見、機率很低。大約有10%的機率有可能在此相關手術後發生心臟傳導的問題,例如可能出現心跳較慢等。

手術後出現急性心衰竭的人無論裝上的是葉克膜,或是心室輔助器,都是希望還能有心臟移植的機會,以爭取續命。(圖/華人健康網)
手術後出現急性心衰竭的人無論裝上的是葉克膜,或是心室輔助器,都是希望還能有心臟移植的機會,以爭取續命。(圖/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