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來越多證據浮現,中共當局在新疆設置「再教育營」踐踏人權一事,受到國際社會重視。再教育營涉嫌「強迫勞動」引發H&M等跨國企業聲明不使用新疆棉,不過為了中國廉價勞力與龐大市場,仍有企業繼續與位於新疆的供應商合作。
總部位於柏林的人權組織「歐洲憲法和人權中心」(ECCHR)認為,強制勞動不僅是「不道德」,還是「犯下重罪」,因此採取法律手段,向德國聯邦檢察總長「刑事告發」Hugo Boss、C&A、Lidl等5家與新疆供應商合作的德國企業「協助危害人類罪」。
抵制「再教育營」,從政治手段到市場手段
自從2017年國際媒體首度披露「再教育營」的存在後,有越來越多證據、證人指出,中共在新疆的作為與普世人權價值背道而馳。不過,北京當局從「堅持否認」到拒絕他國干涉「中國內政」,對此議題的態度一貫強硬,使國際社會難透過政治手段(如透過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介入新疆議題。

然而「再教育營」內部情況逐漸被揭露後,中共當局違背人權、迫害少數民族的政策引起憂慮,特別是「強迫勞動」,促使國際社會選擇以「市場手段」來表達立場——中國違反歐盟視為基本準則的人權價值,歐洲議會在今年5月凍結磋商已久的《中歐投資協定》,外界認為這讓「中國白忙一場」,並導致中歐關係惡化。
另一方面,私人企業也對此有所表態。2021年3月,時裝品牌H&M、運動品牌Nike等跨國公司發表聲明,不再使用來自新疆的棉花,當時引發中國所謂「抵制潮」;然而,與此同時也仍有大量跨國企業在該風波中表態支持新疆棉。
倡議組織以「法律手段」捍衛人權
Europe's trade partnership with China can't ignore #humanrights violations in #Xinjiang & Hong Kong. ECCHR's @rotekatze78 says: "The only companies that are credible are those (...) leaving Xinjiang."Read the full article by @MAmdorsky via @FT herehttps://t.co/Hd0GurlBRV
— ECCHR (@ECCHRBerlin) April 28, 2021
支持新疆棉的德國企業面臨來自國內的壓力,且恐將涉及刑事訴訟的程度。人權組織認為,從新疆強制勞動獲利的跨國企業應負上刑事責任,位於柏林的非政府組織ECCHR已表態採取法律行動。ECCHR的宗旨是以「以法律手段實踐人權價值」,該組織近日針對5間曾與新疆供應商合作的企業,向德國聯邦檢察總長提出「刑事告發」(Strafanzeige)。
ECCHR指控內容:「協助『透過強制勞動進行奴役行為』的『危害人類罪』」。( "Beihilfe zu Verbrechen gegen die Menschlichkeit in Form der Versklavung durch Zwangsarbeit")
ECCHR:採購新疆棉犯下危害人類罪
在長達約100頁的指控中,ECCHR主張,由於這5家企業在過去幾年曾與新疆供應商合作,且證據顯示那些新疆工廠使用強制勞動,因此這5家企業有「協助危害人類罪」的嫌疑。
ECCHR的國際律師薩吉-馬斯(Miriam Saage-Maaß)指出,在新疆棉花的生產方式明顯涉及強制勞動的情況下,仍然與該地生產者簽下採購契約的跨國企業,難道不算是教唆強制勞動?她告訴《南德意志報》(SZ):「我們把這個問題,交給司法體系去回答。」 (相關報導: 擔心被神學士交給中國,阿富汗境內的維吾爾人「怕到不敢出門」 | 更多文章 )
Mehr zur Strafanzeige des @ECCHRBerlin wg der Geschäfte von #Textilunternehmen aus in #China. Der @GBA_b_BGHsoll untersuchen, ob die Firmen zur Versklavung von #Uiguren beigetragen haben.#bizhumanrights@rotekatze78 @LieferkettenG @BHRRC @Voe_Bloghttps://t.co/0QT6cKw2TQ
— Anabel Bermejo (@abebermejo) September 5, 2021
至於接下來事態會如何進展,則取決於聯邦檢察總長的決定;聯邦檢察總長在收到刑事告發後,將要判斷此案是否符合展開刑事調查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