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快樂》日本情人節如何走向商業化?南韓每個月都有情人節?

日本知名甜點公司「摩洛索夫」(Morozoff)據說是日本最早發起情人節送巧克力的公司。(翻攝官網)

今天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準備和情人一起度過甜蜜蜜的節日,或是向自己心儀的對象告白了嗎?以「情人節經濟」聞名的日本,除推出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供民眾挑選外,在遊戲、廣告等領域,也可以看到相關活動;鄰近的南韓更是一年12個月都有情人節,讓情侶羨煞旁人。

「送你心愛的對象巧克力吧!」

日本人在情人節所送的巧克力,主要可以分為送給心儀對象的「本命巧克力」(本命チョコ),及異性好友間互送的「義理巧克力」(義理チョコ),其他還有同性好友互送的「友情巧克力」(友チョコ)、男方送給女方的「逆巧克力」(逆チョコ),及買來送給自己的「自己巧克力」(自己チョコ)。

究竟日本為什麼會出現情人節送巧克力的習俗呢?最早據說可以追溯到1936年,當時日本知名甜點公司「摩洛索夫」(Morozoff)在情人節前夕突發奇想,決議在英文報紙「The Japan Advertiser」(ザ・ジャパン・アドバタイザー,後來併入《日本時報》)刊登一則情人節廣告文案:「送你心愛的對象巧克力吧!」,據傳是日本最早發起情人節送巧克力的廣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各大百貨業雖努力試圖開拓情人節商機,但情人節送禮的習俗一直都未能在日本蓬勃發展,甚至在1968年達到顛峰後,銷售額漸漸走向下坡。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後,日本GDP、工業生產率皆大幅下降,原本以為走到盡頭的巧克力商機,竟在1970年代前期開始回溫。

受石油危機爆發影響,經濟受到打擊的零售業者開始積極進行市場活動,等到日本正式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消費活動也逐漸轉為成熟時,從小學高年級生到高中生,都開始在情人節這天互贈巧克力表達感謝,1980年代後半甚至連家庭主婦都有贈禮的習慣。

業者瞄準情人節商機

當時其實並不像現今的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等等,一定要贈送對方「巧克力」,且也沒有「單身女性向意中人告白」的含義,單純僅是向受贈者表達感謝之意。現代日本人送巧克力的分類,一直要等到1980年後才開始興起,演變至今常常被各家業者瞄準商機,販賣一系列的相關商品。除2月14日的情人節外,日本還有白色情人節(3月14日,由男方回送女方)、橘色情人節(4月14日,戀人間互送橘子表達心意,但近代日本已經幾乎不見此習慣)等等。  (相關報導: BBC圖輯》情人節來了 有人開心慶祝、有人憤怒反對 更多文章

反對戀愛資本主義!

除甜蜜蜜的慶祝活動外,日本東京澀谷12日也出現「情人去死去死團」,一群自稱「魯蛇」(非モテ,モテない,指不受異性或同性歡迎的人,或單身且沒有曖昧對象的人)的民眾上街遊行,同時高喊「粉碎情人節!」。這起「粉碎情人節」遊行,主要由「革命性魯蛇同盟」(革命的非モテ同盟,簡稱「革非同」)主辦,主張反對將愛情與經濟活動做結合的「戀愛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