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石碑:破譯失傳上千年的埃及象形文字 發現者竟有這樣的奇異遭遇!

羅賽塔石碑。(BBC中文網)

那是1799年7月19日,埃及海濱城市拉希德(Rasheed),法國人在加固一座城堡,一位年輕軍官無意中發現沙地裏埋著一塊奇怪的石頭,上面刻得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是什麼符號或者文字。

當時正值拿破崙戰爭(1798-1801)最激烈的時候,沒有人意識到這塊石碑有巨大的考古意義,直到1822年,法國科學家讓-弗朗索瓦·尚波里翁(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1832 年)宣佈他發現了石碑的秘密:

石碑上刻著三種不同類型的文字,其中之一是古埃及文字 —— 象形文字。

發現石碑的法國軍官名叫布沙爾,多年來他對於發現和破譯象形文字這件事的貢獻鮮為人知。


拿破侖入侵埃及,史稱拿破侖戰爭,油畫
法國波拿巴王朝的科學家和考古學家熱衷於對埃及的研究、資料搜集和記錄存檔

法國記得布沙爾

布沙爾在法國沒有被遺忘、

艾哈邁德·優素福(Ahmed Youssef)是巴黎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法國第一份關於皮埃爾-弗朗索瓦·布沙爾(Pierre-François Bouchard)的歷史研究專著就出自他的筆下。

《羅塞塔石碑鮮為人知的發現者布沙爾船長》的出版恰逢布沙爾去世和尚波里翁宣佈破譯象形文字200週年紀念。優素福2022年2月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說,此書的出版在埃及和法國都是一件大事。

布沙爾 1771 年出生於法國東南部的奧爾熱萊特,到今天為止一直默默無聞。2022年,法國索邦大學為他和羅塞塔石碑舉辦了專題講座,他的出生地奧爾熱萊特還建了一座巨型紀念碑,仿羅塞塔石碑,比原型大20倍。

還有一部介紹布沙爾的紀錄片將於2022年底在法國電視頻道播出。

圖為法國軍人注視著棺槨中的木乃伊
法國人在埃及的考古發現詳盡記錄在百科全書中。圖為法國軍人注視著棺槨中的木乃伊

埃及古戰場上的法國軍隊
埃及古戰場上的法國軍隊。當時布沙爾是一名年輕的法國軍官

誰是布沙爾?

法國歷史文籍中沒有多少關於布沙爾的記載,僅有的幾行字散落在有關羅塞塔石碑被發現的段落中,而大部分文字詳細討論的是尚波里翁的工作。

優素福介紹說,布沙爾是一個木匠的兒子,生活在條件惡劣的農村,在饑餓和貧困中長大。「但他不懼怕明天,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甘願承受眼前的艱辛,」優素福說。

1793年,22歲的布沙爾參軍,成為巴黎擲彈兵團的一名中士。

他在軍旅生涯中將目睹戰爭給歐洲帶來的恐怖場景,但或許不可能料到自己會去遙遠的東方打仗,踏上《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描寫的地方,作為17世紀和18世紀旅行者神話般故事主題的地方。

1794 年 8 月,布沙爾被派到巴黎西南部新成立的國家飛艇學校,結識了著名的校長尼古拉斯·雅克·孔戴(Nicolas Jacques Conté),兩人成為親密的朋友,後來一同前往埃及。

法國當時正在考慮是否在軍事行動中使用飛艇。優素福介紹說,孔戴負責組建一個專業的科學家委員會,布沙爾也加入了該委員會。兩人在一次實驗中受傷,布沙爾幾乎失去了一隻眼睛,但命運「救了他,並把他帶到了埃及」。

1796年11月21日,出發去埃及前兩年,布沙爾進入著名的科學與藝術學院學習,在那之前他已經接受了防禦工程技術的培訓。 (相關報導: 一場沒有贏家的貿易戰》分析家:美中民族主義、政治考量當道,恐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更多文章

優素福在關於布沙爾的專著中寫道:「正是他在這一領域的卓越表現使他成為先驅。從接管拉希德市凱特貝城堡防禦工事的那一天起,布沙爾憑借防禦工事在埃及創造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