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蔡政府消費同婚,挺同人士該當心了

作者認為,蔡政府需要同婚,而且在消費同婚。(資料趙,蔡親傑攝)

最近幾天在社群媒體的動態中,最為熱絡的議題,應該非立法院通過同婚專法莫屬。同婚專法的通過當然是一個積極正面的事情,但再怎麼看似正面的發展,都會有潛在的危機和逆勢發展的可能。表面上看,同婚碰到的直接阻礙是法律問題。但事實上,更大的阻礙是社會認同的問題。即使同婚專法通過,相信台灣社會還是有相當比例的人,尚無法接受同志可以結婚的事實,他們宣稱執政黨不尊重去年公投的民意,正準備蓄積力量反抗。

從挺同一方的角度出發,同婚將會碰到的最大阻礙,據說是這些反同的團體和個人。但事實上,這些阻礙並非不可化解,化解之道也並不複雜。早期台灣社會對於單親、不婚族、異國婚姻也有偏見,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發展,也就見怪不怪、視為正常。同志族群只要真心相愛、相互扶持,相信基本上都會獲得周遭親友的祝福和支持。部分觀念尚未轉變的民眾,相信假以時日也能釋懷和認同。比起短暫的激昂,同婚和其他的婚姻關係一樣,更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來克服未來會碰到的各種困難。

社會輿論往往將焦點集中在這些公開反對的人身上,他們鮮少注意到的是,那些躲在同志背後宣稱支持同婚,實際上只是在消費同婚的政治勢力和個人,他們的危害並不小於反同勢力。這就像是所謂的「假韓粉」,這些人不斷的把一些跟同婚本身無關的議題或價值往同婚和自己身上做連結,替同婚開闢不必要的戰場、得罪原本不需要得罪的人,他們激化衝突、把問題複雜化,讓同婚更難被社會認同,但自己卻可以從中獲得政治利益,他們甚至比公開反同的人對同志的傷害更大。

同婚專法能夠通過當然是好事,府院黨要大肆宣傳、某些挺同人士要在網路上狂歡也無可厚非。但他們最令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在去年公投連署和投票的前後,不斷宣稱立專法就是岐視,是走回頭路,他們擺出一副絕不妥協的態度,甚至揶揄和鄙視專法派的都大有人在。結果,應該可以確定幾乎就是同一批人,在這次專法通過後卻普天同慶,宣稱是重大的勝利和進步。

20190517-同婚專法三讀通過,立院外群眾歡呼。(陳品佑攝)
同婚專法三讀通過,立院外群眾歡呼。(資料照,陳品佑攝)

他們的立場可以做出這麼大的妥協,由此可見當初的堅持並非必要,不少人只是為反對而反對而已。因為,比起什麼樣的立法內容更實際且更能保障同志權益,這些人可能更在乎的是選邊站和拚輸贏,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站在更進步的一方,然後以此來貶低另一方,同婚議題淪為他們開拓戰場的表態工具,同志只是他們消費的對象而已。

如果仔細去看幾個府院黨重要部門、政治人物或綠營意見領袖的臉書動態,就可以發現他們的宣傳重點根本不在同婚專法本身。在所謂亞洲第一、脫亞入歐、舉世關注這種浮誇宣言的背後,目的是出口轉內銷,同婚專法的通過已經被當成替執政黨打選戰的國內外廉價宣傳手段和競選動員的工具。 (相關報導: 524同婚登記上路 內政部公布「同性結婚書約」 更多文章

在這其中最為惡質的,是那些藉此主張台灣比大陸先進,因此台灣必須獨立、只有繼續支持蔡英文才能達成此類目標的網路意見領袖。且不說宣稱通過同婚專法就比沒通過的國家先進,這本身就是一種很膚淺和主觀的個人想像而已。而且在他們同溫層間流傳的關於大陸的同志有多悲慘的圖文作品,大部分內容也未必是事實。甚至,是他們自己想像和瞎掰的,例如宣稱名人出櫃會被關起來之類的。他們口口聲聲支持同權,心裡卻巴不得大陸的同志越慘越好,最好全部被中共抓起來關,這樣他們才能夠繼續大打恐中和仇中牌,對執政黨的選情會更有利。對比表面上支持同婚的政治姿態,他們真正的想法如何,實在是讓人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