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本土派新血當選 「會把港獨議題帶進議會」

香港立法會選舉5日完成開票。(美聯社)

香港4日舉行立法會選舉,這是2014年爆發爭取特首直選權利的「雨傘革命」後,首度登場的大型選舉,由於「雨傘革命」後出現許多第三勢力團體,加上部分泛民主派候選人宣布退選,而選舉管理委員會宣布6名具「港獨」思想的參選人提名無效,使得「港獨」成為這次選舉的焦點議題,而主張民主自決的新政黨「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Nathan Law)在香港島選區,以第2高票當選。

投票率達58% 創下歷史新高

這次選舉共有377.9萬選民登記投票,是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以來,最多人登記投票的一次,而實際投票率估計為58%,約220萬人出門投票,比2012年立法會選舉的53%投票率還要高。選管會主席馮驊(Barnabus Fung)5日表示:「今年投票率寫下新高紀錄。」部分地區的投票所在4日晚間10時半關閉前,外面都還有近1000名選民排隊領取選票,使得投票作業在5日凌晨3時在正式結束。

香港民眾徹夜排隊投票。(美聯社)
香港民眾徹夜排隊投票。(美聯社)

議會70席 僅40席由人民直選

香港立法會共有70席,其中35席依選區由人民直接投票產生,30席由功能界別團體提名人選,由從事相關工作的選民投票,像是會計師界別即由會計師公會提名參選人,並由註冊會計師投票選出。另有5席是現任民選區議員參選,並由沒有功能界別投票權的香港選民1人1票選出,因此嚴格來說,立法會只有40席是直接民選產生,30席由6%的人決定。

非建制派估占1/3席 握議案否決權

建制派(親北京派)和泛民主派在上屆立法會地方直選部分,分別拿下17和18席,而這屆建制派只有16人參與地方直選,因此全數當選,而包括泛民主派與第三勢力在內的非建制派則取得19席,但功能界別基於行業利益考量,加上不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因此多數由建制派掌控,不過非建制派可望掌握關鍵1/3席次,即握有議案否決權,而部分第三勢力人選進入國會,證明港人追求民主的決心。

第三勢力異軍突起 奪逾1成選票

根據香港選舉事務處公布的開票結果顯示,建制派和泛民主派旗鼓相當,各約占35%,而重視香港本土及提倡港獨的黨派得票占11%,若以個別政黨來看,屬於建制派的「民建聯」(DAB)得票居冠,共獲得逾30.7萬張選票,同屬泛民主派、走溫和路線的「公民黨」(Civic Party)和「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緊追在後,分別取得10%和9%選票。 (相關報導: 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青年世代本土主義崛起 集中票源力爭席次 更多文章

23歲的「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中)成為香港立法會史上最年輕議員。(美聯社)
23歲的「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中)成為香港立法會史上最年輕議員。(美聯社)

「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 史上最年輕議員

現年23歲的羅冠聰在香港島選區拿下4.2萬票,以第2高票之姿當選香港立法會史上最年輕議員。羅冠聰曾參與「雨傘革命」,之後與學運夥伴黃之鋒(Joshua Wong)、周庭黎汶洛(Oscar Lok)成立新政黨「香港眾志」,主張透過公民投票、民主自決模式來決定香港未來前途。對於勝選,羅冠聰坦言「喜出望外」,並認為選舉結果顯示,年輕族群相當重視香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