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對方沒那麼喜歡我?」心理學家揭,感情裡「誰先認真誰就輸了」有其道理

如果你想擁有一段持久穩定的親密關係,儘早表示自己的態度,並確認伴侶是否和你一樣想繼續這段關係。(示意圖非本人/JTBC Drama@facebook)

在簡單心理和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一起準備《2016心理健康報告》時,對1291名來訪者進行了調查,49%的來訪者報告自己正在被婚姻、戀愛等親密關係問題所困擾。

當人們在親密關係中抱怨「他不夠愛我」的時候,其實常常抱怨的是下面這些情況:

1、在這段關係中付出了太多,卻得不到回報。2、總覺得我愛他多於他愛我。3、覺得他根本不在乎我們的關係。4、他從來不承諾我任何事情。

如果你也有所同感,那麼你有可能處在一段「承諾不對等」的親密關係中。

(圖/簡單心理提供)
 

什麼是不對等承諾的關係?

親密關係中的承諾(commitment)是一種雙方想要繼續在一起並維持情感連結的意願,也是一種選擇,即選擇放棄其他人,單獨與某個人發展親密關係。

在承諾不對等的關係中,感到委屈的一方經常是很投入的,有很強烈的願望去維護和對方的關係,但另一方的意願卻並不強烈,甚至還保留了與其他人交往的機會。也就是說,一方做出了犧牲,但這段關係卻並沒有對另一方形成約束。

Stanley對18到34歲未婚情侶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大約有1/3情侶處於不對等承諾的親密關係中(asymmetric commitment relationships)。

(圖/簡單心理提供)
 

承諾不對等有什麼表現?

當你的親密關係中出現了以下這些跡象時,可能說明你正在處於一種不對等的關係中:

1、你總在發起交流,而對方迴避交流2、你的付出被當成理所當然的3、有一方沒有在公開場合承認過你們的關係4、你在對方心裡並沒有很高的優先級

在不對等的關係中,做出承諾較多的一方被稱為「強連結」(strong link),承諾較少的一方被稱為「弱連結」(weak link)。

研究證明在親密關係中,男性更多地作為弱連結的一方,害怕做出承諾。這很符合我們的刻板印象,男性首先做出承諾是真誠的體現,而女性首先做出承諾則可能會被認為是“過於主動”、“心急”、甚至是“逼婚”。

(圖/簡單心理提供)
 

什麼原因造成了雙方承諾不對等?

1、承諾的標誌被弱化

每一種文化中都會有一些特有的行為來展示親密關係中的承諾,例如穩定交往、同居、訂婚、結婚等。這些「里程碑」式的標誌能夠使得雙方意識到:我們的關係正在邁向下個階段。這時候,你能夠明確對方和你是站在同一戰線的。

而目前這些信號的作用正在慢慢被弱化,一方面,大家不再認為結婚就是一種保障。這就造成很多人可能對於伴侶的意圖感到困惑——「他是否想跟我繼續下去呢?」

另一方面,我們不再看重這些儀式化的步驟,越來越多的情侶在缺乏認真思考的情況下開始交往、同居,跳過訂婚,結婚時甚至也不再需要婚禮了。

隨著這些承諾標誌的弱化,承諾對人的約束力也就越來越小了。

(圖/簡單心理提供)
 

2、保留選擇權

由於大眾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對於持久穩定的愛情持懷疑態度,或者害怕被甩。因為不確定這段關係將走向何處,每個人都更擔心自己被傷害,因此都專注於保護自己,而不把精力花在維繫這段關係上。 (相關報導: 談戀愛要承諾、要經營太麻煩?心理學研究發現,「砲友關係」也沒多簡單! 更多文章

這時候,你會下意識地給自己「留條後路」。例如多線發展,在與現任伴侶約會的同時,對於其他機會也持開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