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溫差大,中風、心肌梗塞易爆致命危機!中醫教7妙招保護心血管健康

男大生長期胸悶,竟然是生殖細胞瘤!(示意圖/photoAC)

最近早晚氣溫變化劇烈,日夜溫差動輒10度上下,簡直到了「朝穿皮襖、午穿紗」的境界。中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留意氣溫變化、避免著涼外;更要小心溫差正是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元凶之一。為避免溫差傷身、害命,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建議,該如何做好血管保健與保養。

不只日夜溫差大要當「心」 這些NG習慣更是損害血管健康關鍵

王心眉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導致血管梗塞疾病發生的原因,若歸納起來主要與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等因素,造成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有關。如果民眾又長期處於情緒壓力下,經常憂思惱怒、過度熬夜勞累,以及暴飲暴食、飲食不節、抽菸喝酒,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進而阻塞血絡,往往情況會更為嚴重。

尤其是,近日中午晴朗高溫,一到傍晚便氣溫驟降,這樣的天氣型態,更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時節!根據過去無論東、西方國家針對環境因素對於血管疾病的發生所做的觀察研究皆發現,冬天死於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人數比例有明顯的增加;尤其是老年族群,氣候改變對他們的影響尤為顯著,年齡越高者,越要特別小心。

到底為什麼心血管與腦梗塞疾病發生率,在冬天會呈現明顯的高峰呢?王心眉中醫師表示,除了溫度變化,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之外,冬日天涼,民眾口腹之慾大增,常嗜吃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倘若又有飲酒、飲食不節的問題,則容易增加血液中脂肪、壞膽固醇的濃度。

可是,偏偏冬天天氣冷,民眾常會有飲水量減少的問題,若民眾未適度留意、加強補充,常會使血液處於過度凝血、濃稠的狀態。而血液過度濃稠、流動不暢,則會影響到人體正常的生理運作,容易促成血栓的形成,增加中風、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特別是三高患者、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更要小心留意。

最近早晚氣溫變化劇烈,日夜溫差動輒10度上下,簡直到了「朝穿皮襖、午穿紗」的境界。(圖/華人健康網)
最近早晚氣溫變化劇烈,日夜溫差動輒10度上下,簡直到了「朝穿皮襖、午穿紗」的境界。(圖/華人健康網)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找上門有訣竅!中醫7招教你保養血管護健康

既然如此,那麼想要預防中風、心肌梗塞找上門,保養血管健康,民眾該怎麼做才對呢?王心眉中醫師特別傳授7招簡易好做,且實際有效的保養秘訣,提供給大家做為日常保養參考:

第1招/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不暴飲暴食,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糖,控制熱量,多吃豐富的蔬菜水果與雜糧,攝取好的膽固醇,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避免吃動物內臟,因為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因此必須少吃高脂類食物及甜食,養成健康飲食方式。

第2招/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能幫助血管保持彈性。人體的血管隨著年齡老化變硬,運動能延緩血管老化的發生。但要注意的是,運動前切記要做好足夠的暖身,特別是天冷時在戶外運動更必須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頸項的部分,建議可適度配戴帽子、圍巾,來減少低溫刺激,或選擇在溫度適宜的室內運動,會較為安全。 (相關報導: 為何吃素的人中風機率比肉食者高出20%?專家道出素食地雷:缺少這種維生素恐影響血管 更多文章

第3招/把握時機喝對水:

養成把握時機正確飲水的習慣!王心眉中醫師指出,由於夜間人體睡覺時身體長時間沒有補充水分,故早上醒來時身體多會呈現水分匱乏的狀態。若沒有適時、適量補充,使血液過度濃稠時,就有很大的健康風險。事實上,根據統計,許多心血管疾病之容易發生在早晨,除了跟溫度有關以外,也跟人體內水分的匱乏有相當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