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會導致耳聾、耳中風?5大錯誤迷思,你信了嗎?

國外醫生或學者,聽到耳鳴會造成耳中風或性功能下降等說法,往往感到不可思議。(取自YouTube)

編按:耳多嗡嗡嗡嗡不停,擔心耳鳴跟著自己,於是上網找GOOGLE大神尋病因,當起鍵盤柯南反而害自己對「耳鳴」產生更多似是而非的觀念,自己嚇自己往往對身體健康一點幫助也沒有,下列就為大家破除耳鳴常見迷思!

迷思1:聽力治不好,耳鳴一輩子都好不了?

當耳鳴開始發生時,患者不瞭解為何耳朵會突然嗡嗡嗡叫不停,所以心裡會恐慌、不知所措。如果醫生又傳達:「耳鳴治不好會耳聾」的訊息,患者將陷入絕望情緒,以為自己這輩子完蛋了!負面情緒會加劇耳鳴狀況,耳鳴又會產生負面想法,一連串惡性循環,只會把患者推入更加痛苦深淵。

大部分耳鳴六個月內會好轉

「耳鳴一輩子都好不了」這種說法真的太武斷了!一般而言,大部分急性耳鳴六個月以內會自然痊癒,而且可以回復正常狀態。就如同百分之九十九的暈眩症患者一樣,症狀大部分都會在三個月內好轉。告訴患者耳鳴不會好,只會加劇他們的恐慌和絕望心理。

百分之八十五的慢性耳鳴患者,或多或少都有聽力損失的狀況。雖然感音神經性聽損不能治癒,但耳鳴感覺卻可以被改善、被壓縮的。因為耳鳴不是從內耳發出,是從大腦感覺而來的。大約三十年前,醫學界就確定了耳鳴等於腦鳴的事實。

迷思2:鳴久必聾是真的嗎?

民間有「鳴久必聾」的說法,大眾媒體也常傳達這樣的資訊,因此耳鳴不治療會造成耳聾的觀念普遍深植於許多人的心裡,其實是極度錯誤的觀念。

鳴久必聾源自傳統中醫的誤解

鳴久必聾是錯誤說法,為何流傳得如此廣泛?又是從哪裡衍生出來的呢?原來在中醫古籍曾提到:「聾為鳴之漸,鳴為聾之始」,因此這樣危言聳聽的觀念才會流傳下來。

其實導致耳鳴原因很多,可能來自耳朵,也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出了問題。不管原因是什麼,可以確定的是耳鳴絕對不會傷害聽力;相反地,它正在極力保護聽力。任何聽力系統及周邊調控系統出狀況時,耳鳴警察就會出動來提醒你注意身體。

「鳴久必聾」或「十鳴九聾」的說法,其實是傳統中醫倒果為因的錯誤觀念。

迷思3:耳鳴會造成腎虧?

幾年前有個年輕男性特別從日本飛回台灣看耳鳴特別門診,二十二歲的他,留著一頭時尚的鬈髮,職業是日本格鬥士,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二○一二年初格鬥的第三場賽事,他被踢中胯下的生殖器,加上跟女友出國度假,在旅途中喝了太多咖啡,因而開始失眠,耳鳴也在此時開始發作。於是他看了很多醫生,也找過中醫,吃了不少中藥及接受針灸治療。

檢查之後,我問他:「你現在會耳鳴嗎?」他說:「完全沒有聽到!」我很好奇,既然沒有耳鳴,那我能幫他什麼忙呢?

「醫生,我害怕耳鳴會摧毀鬥志!」我向他詳細解釋了耳鳴的機轉,以及大腦裡的睡眠系統、情緒系統及自律神經系統,如何產生惡性循環,最後導致耳鳴的枷鎖。

「那我沒有腎虧吧?」最後,他突然問我。原來年輕的格鬥士最擔心的是耳鳴會造成腎虧。

耳鳴與性功能障礙沒有直接關聯 (相關報導: 一位醫生的現場觀察:在城市辟一小塊菜園,自己種出健康! 更多文章

傳言說耳鳴會導致腎虧,進而讓性能力下降,也許正是不少男性害怕耳鳴的原因。由於中醫古籍有「腎開竅於耳」的說法,因此耳鳴被視為與腎虛、腎虧相關,對一般人而言,常常會有性功能障礙的聯想。將耳鳴跟腎虛或腎虧劃上等號,其實是受限於古代解剖生理學知識的不足,加上教育侷限,才會使這樣錯誤的觀念在華人世界中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