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問這些很失禮!法國人最忌諱的6種聊天話題

和法國人聊天要小心哪些地雷?作者整理六大項話題禁忌,讓你聊天不出槌(圖/Pepe Pont@Flickr)

繼之前分享《法國人不友善?害你被擺臭臉的未必是英文,而是開口第一句話》和《嚮往法國工作,先準備一顆強心臟!法國職場給我的7個震撼教育》之後,又陸續在網路上、生活上和朋友討論了關於和法國人相處的眉眉角角,也發現文化差異這件事情,真的不容小覷,光是一個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台法兩邊文化就南轅北轍了。可惜的是,若對談兩方能在言談間體會到「文化差異」的存在,那還有相互理解的可能,但大多時候,都常常被簡化成某人「沒家教」、「沒禮貌」、「沒文化」、「不尊重人」、「愛八卦」、「冒犯人」......,不知不覺觸怒對方還不自知。

簡單來說就是:私人問題忌諱三分。私人問題就表示對方沒有想要告知天下的意思,加上尤其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相對是很在乎自己和他人隱私的國家,公開談論他人私事以致侵犯他人隱私,甚至以此作文章都會使法國人感到非常反感。在台灣不管是政治人物、廚師、作家或是演藝人員,私生活被攤開後常常成為檢驗公領域的標準;但在法國,和台灣不一樣的是,法國人的私生活和公領域是完全分開的,只要不犯法,他的私人領域就是他家的事情,沒有必要對大家交代、負責,像是已故的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感情及家庭生活即是一例。

以下整理幾點我們台灣人常常琅琅上口或是覺得習以為常字句和問題,但是拿這些主題在面對法國人時,卻有可能帶來很複雜的反應,好一點的法國人可能開開玩笑、幽默以對,嚴肅一點的人會正經地說這是私人問題不便回答,而脾氣大一點的人有可能會因為覺得被冒犯而生氣起來,這些,我稱之為「和法國人對談的高風險話題」,難以預料對方的反應。

當然,這些主題不是不能問、不能聊,而是在話說出口之前,先秤秤自己的斤兩,評估一下自己和對方的感情是否夠熟絡(你們夠麻吉夠熟嗎?)、身分是否適合談論這話題(你們是朋友、同事還是主屬關係?),與其誤判情勢冒犯到他人,我倒是建議大家先採取安全保守的路線,多禮,總比不禮貌好。不過如果你與對方已經要好到從外太空到內子宮都能聊,從內褲的色號到男女友的size都葷素不忌的話,那恭喜你們,下面這些主題你們就可以略過了。適合服用對象:需和法國人交談,但是交情一般般甚至沒有很熟絡,希望知道怎樣合宜聊天打哈哈而不會冒犯到他人者。

1.對方的感情/婚姻/子女狀況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時相當的複雜、無解,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透,也不是每個細節都願意和無關緊要的人分享,所以當我們毫無顧忌地在問問題的時候,很少想過聽者願不願意說,甚者,我們在聽到回答後能不能承受,在沒有一定的友誼和認識基礎之下,不建議冒然詢問這類問題。

我有個法國朋友A,年紀很輕的時候讓當時的女友懷孕,然後兩人就做了小爸爸小媽媽,兩人始終沒結婚,並在幾年後分手,小孩便由朋友A和孩子媽輪流照顧,所以名義上,今年三十多歲的朋友A確是單身未婚的黃金漢,但有一個十多歲的青少年兒子。 (相關報導: 讀者投書:嚮往法國工作,先準備一顆強心臟!法國職場給我的7個震撼教育 更多文章

但問的人在問的時候不會知道這麼多,通常先問是否有對象?是否已婚?A會回答未婚沒對象,但是有小孩這件事卻會在意料之外,如果更進一步詢問,反而更加傷人,因為你不知道有哪些事情會觸及別人的傷痛。A的確把孩子視為他這一生最寶貝的禮物,但其實他有些後悔這麼早這麼年輕就有孩子,和當初的女友也因為孩子教養問題、三人家庭相處模式和經濟問題產生摩擦,以致走上分手一途,以及,為了賺錢養小孩養家他放棄了下階段求學的選項早早投入就業市場......他不會隨便跟誰說這些,但是每次只要有人提及相關問題,他就會感到受傷、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