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8月9日公布了「諾魯檔案」(Nauru files),獨家披露位在諾魯與馬努斯(Manus)島上的難民拘留營中,遭到政府管理方殘忍虐待的難民生活慘狀。澳洲與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政府在承受重大輿論壓力之下,終於在17日做出回應,表示兩國已達成關閉馬努斯島拘留營的協議,但未說明後續細節。
澳巴同意關閉拘留營 未提後續處置
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奧尼爾(Peter O'Neill)在16日與澳洲移民暨國境保護部部長杜頓(Peter Dutton)會晤後表示,兩國針對關閉馬努斯島難民拘留營一事,已有了進一步的協商。不過對於將如何處置營區內剩下的854名難民的問題,奧尼爾並沒有提供說明。
奧尼爾在聲明中表示,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洲達成協議,拘留營將被關閉。但他並沒有說明關閉營區的確切執行時間,只表示,關閉拘留營的過程不應該操之過急。「有一系列的事項都已經有了進展,也有望實施,在這個過程當中,巴布紐亞幾內亞人民、以及正等待庇護的難民們的利益與福祉,一定會被考慮進去。」
難民眼中的澳巴政府:放羊的孩子
曾被關在拘留營中長達3年以上的伊朗記者布沙尼(Behrouz Boochani)告訴《衛報》,對馬努斯島拘留營中的難民而言,澳巴兩國政府已經失信。這些難民早已對「聽到喜訊」感到疲乏,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政府的承諾。
The world is failing refugees from Nauru to the U.S. https://t.co/D1WvPh7ugZ
— TIME.com (@TIME) 2016年8月17日
「人們害怕表現出開心的樣子。我還記得今年4月,在巴國最高法庭裁決拘留營違憲時,這些人不敢展現出他們的喜悅的樣子;而他們現在就和當時一模一樣。」「對,他們很驚喜,但要相信這些消息,對他們來說很難。有些人告訴我,這次就像過去的所謂『好消息』一樣。」
People are risking jail to stand up for #refugees - More than 100 Nauru and Manus staff call for centres to close https://t.co/qx6ZAwhq1W
— Jana Favero (@janafavero) 2016年8月16日
除此之外,布沙尼表示,即便澳巴兩國真心要關閉拘留營,在奧尼爾的聲明中,也沒有對營區內難民的未來給出任何交代,「他們沒有提及他們將會在什麼時候關閉這地獄般該死的監獄。我們希望知道自己獲得自由的確切時間、以及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因為我們有權知道自己的未來。」
巴國最高法院判決違憲 兩國互踢皮球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巴國最高法院即已作出難民拘留營違反憲法中保障個人自由的判決,巴國當時也同樣承諾會關閉馬努斯島拘留營;然而,在違憲審理案後,澳巴兩國政府只顧著互踢皮球,關閉拘留營的承諾不僅不了了之,還在4個月後,遭到英國《衛報》發布「諾魯檔案」,大肆披露營區內層出不窮的侵犯人權情事,難民的居住條件惡劣之至。
「澳」援沒譜:不讓難民踏上國土
馬努斯島拘留營一直是澳洲難民政策中重要的一環。2001年,澳洲政府因不願讓搭船渡海前來的難民踏上澳洲土地,時任總理的陸克文(Kevin Rudd)因而與巴國和諾魯共和國協商,由澳洲提供資金、兩國提供土地,收容滯留的難民。
然而,在面對「諾魯檔案」釋出後外界輿論撻伐的壓力、以及巴國如今清楚表明關閉拘留營的決定後,澳洲政府仍然堅持「不讓難民踏上澳洲土地」的政策。
This absurd dimwitted serial #humanrights violator & perpetrator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PeterDutton_MP https://t.co/Vw4gg6NnBA #auspol
— James McDonald (@J1mMcD0nald) 2016年8月11日
澳洲移民暨國境保護部部長杜頓(Peter Dutton)在先前不僅否認「諾魯檔案」中的人權侵害情事,指控難民想「透過自焚、自殘或謊報性侵害以試圖安置到澳洲。」,也在11日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ABC)訪問時,為其難民政策辯護,「我們在做的,是不給人口販子亮出『許可』的綠燈。」
杜頓進一步解釋,如果讓難民們進入澳洲,「又會再度有人落海溺斃,而且他們離開拘留營後,那些被讓出的空缺又會很快地被新來者補滿。」因此,澳洲政府正在嘗試著在巴國另闢拘留營。 (相關報導: 兒童寧願自殺也不想留下 諾魯難民拘留營:澳洲最黑暗的境外之地 | 更多文章 )
不過目前大部分難民都還沒有接受遷移,他們在遭到攻擊、搶劫後,仍然被要求回到原本的拘留營中,情況並沒有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