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件事,一件選戰未起風暴已掀─林智堅的論文抄襲風波,抄一本不夠還抄了兩本,林智堅都否認並提告,他的指導教授有情有義愛徒心切,也聲明無關抄襲,是否抄襲當然不是指控者說了算,也不是教授和當事人說了算,還得學校、甚至法院再做審查。
另一件事幾乎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不靠政黨的童文薰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無黨人士宣布參選不引起注意實屬正常,一、因為當選機太低,可以略過不表;二、無黨人士無權無勢,能否挨到中選會登記真正參選,猶未可知,還是可以略過不表;不過,可以「略過不表」的人宣布參選後,即刻遭到調查局「查水表」,那就值得表一表,畢竟事屬人權,今日不為無辜者言,明日不知還有多少人倒楣。
讓人好奇的是,在全國非議和無人矚目的兩件事中,坐鎮府邸布局選戰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總統,更關心哪件事?
孤軍奮戰蔡英文論文,戳破學術為政治服務的黑洞
他人不識童文薰,蔡英文卻不能不關切她參選到底為了什麼?原因很簡單,童文薰正是孤軍奮戰蔡英文論文的第一人,從當時影印尚未裝訂齊全的「博士論文」、學報論文一路比對到升等論文,從內容比對到時間,從此,蔡英文的論文成了各方博士競相究其真偽的題材,也從此,政壇朝野政客的博士碩士論文,全成了競選對手用放大鏡檢視的選戰議題,從高雄市長直攻總統的韓國瑜的碩士論文不可免,還好除了被挑到錯字,論文字字出自本人之手;高雄市長補選的李眉蓁就沒這個運氣,儘管撐過選戰,但學位被撤銷,中山大學為政客廣開學位之門,也成為汙點。
今年選舉,論文還是個題目,據稱張善政的論文本來也是箭靶,但沒人能懂;於是挑中柯志恩,「題目相似度很高」成為「抄襲」罪狀,以「自我抄襲」、「一稿兩投」指控她「學術不倫」,恍若未覺,這樣的指控和蔡英文論文門幾無二致,而情狀則是蔡英文論文門的嚴重程度遠甚柯志恩。糾纏論文門多年不得脫身的蔡英文,即使不理不問,都無法壓制但凡論文爭議,就會想到蔡英文的尷尬情境;更尷尬的是,柯志恩論文沒捲起旋風,林智堅論文卻先爆了,而且,一爆兩本,不只「題目相似度很高」,內容相似度甚至高達七、八成。
持平而論,博士論文與碩士論文的「學術研究價值」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但寫得不好是一回事,抄得順手又是一回事,畢竟碩論要求的就是書寫論文的方法和倫理,不得抄襲自然是基本要求。而不論是台大國發所的論文與學長多處一致,或中華大學的論文與竹科委託案相似度超過八成,「抄襲」事實乎無法否認,若非林智堅抄襲,就是學長抄襲,或接受竹科委託的教授抄襲,前者總有一份論文一個學位該遭撤銷,後者就更可議了,撤銷不了教授的學位,但總得設定年限禁止該教授再接標案以示薄懲,民進黨全黨救一人(林智堅)的結果,就看他們要犧牲多少人? (相關報導: 鄭春鴻觀點:直搗論文門劍指海霸王,童文薰參選創造的驚異空間 | 更多文章 )

論文可以寫得不好不能抄得順手,更不能順便申請標案
從林智堅兩份論文的指導教授的護航聲明,可以看出:一,指導教授讓學生相互出借論文(至少草本)是習以為常的事;二,共同研究並相互假借內容且以此申請標案,也屬常態;那就不能不問:其他碩士論文是否也有類似情狀?從李眉蓁到林智堅,幾乎可以推論碩士論文、特別是政客在職進修的碩論品質不堪深究,很難想像,繼特別費、假發票之後,台灣又多了一樁「歷史共業」,果不其然,為林智堅護航的最新辯詞是:「在職進修的碩士班要求寫論文就是笑話!」這話說的沒錯,不要說在職班,國外許多碩士學程的確不必論文,那麼全面取消碩士論文未始不是解決這個「歷史共業」的辦法,就看民進黨治下的教育部,有沒有這個膽氣,不過,在未取消前,就是不能說抄襲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