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配對一堆人,有聊幾句卻沒能真的交往下去?別怪沒緣分,背後藏了人的犯賤心理

手機交友軟體隨便滑都能配對一堆人,但選擇越多我們反而越不懂珍惜眼前的機會!(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選恐」的困擾一般都是圍繞著日常生活:中午吃什麼?口紅選哪個色號?買哪款相機?然而,在談到愛的時候,或許人人都是選恐。

要與多少隻青蛙約會過,才能遇上王子

我們每天都很忙,幾乎沒時間也沒機會去認識新的人,所以現在各種交友軟體層出不窮。在滑過陌生人的照片時,我們有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好像可供選擇的對象比大海裡的魚還要多。

很多人認為,選擇越多意味著越容易找到真愛,所以在軟體裡點了很多Like,也成功配對了很多人。

這因為我們一般的假設是:選擇越多,我們便越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然而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圖/簡單心理提供)
 

當你用Tinder配對了一個似乎與你很合適的他,你或許並不會努力地經營這場關係,因為你心裡知道,再過幾小時,你就又能刷到一大批新的人。

所以,你的聊天列表裡躺了許多配對到的人,但都只是聊了幾句,當今天的話題一斷,也許你們就再也不會聯繫了,這段關係也就無疾而終。

這種方式基本上等於是「大海撈針」,以前我們都困擾於沒機會認識別人,所以自己才一直單身,現在有了這些交友軟體,解除了我們「存貨不足」的焦慮後,人們竟然發現找到滿意的對象更難了:「我要同時和好多人聊天,很難把不合適的人一個個剔除,因為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

當你從很多人中選出一個的時候,通常你的選擇是不會讓你滿意的。

威斯康辛大學在2016年的研究發現,當交友網站用戶從24個候選者中選約會對象時,不如他們從6個候選者中選時滿意。並且,選擇越多人們越容易後悔。或許這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選的不是最最好的那個,他們總覺得外面還有更好、更適合自己的。

台灣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可選的對象越多,我們思考的時間越少,並且大家需要知道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就是,適合你的人總是少的,不適合你的人則到處都有。我們瘋狂玩交友軟體的壞處就在於,它讓我們很難從一堆不那麼適合的人中挑出好的那幾個。

研究者的解釋是,當擁有太多選擇時,人們會被無關因素影響,從而沒有足夠的認知精力去考量重要的相關因素。

(圖/簡單心理提供)
 

人總是貪心的,選擇的悖論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的社會心理學教授Barry Schwartz認為,過多的選擇會淹沒我們、使我們不知所措。他將這一現象稱之為:「選擇的悖論」

我們先覺得「哇,有這麼多人可以約,真好!」

我們終於選好想要和誰繼續發展的時候,

又會覺得「唉,說不定另一個更可愛。」

於是,這種失望抵消了最開始的快樂。

(圖/簡單心理提供)
 

Schwartz的解釋是:在面對很多選擇時,我們認為自己該做出最完美的決定,他稱這種人叫做「最佳化決策者」,這樣的人很容易失望,因為這世界上哪有「最完美」的決定呢。

大腦讓我們只看臉

日內瓦大學的Scheibehenne教授發現,人們會通過一些小伎倆來避免自己被過多的選擇淹沒。比如給更重視所謂的「主要因素」,或乾脆忽略一些選項。當人們這樣為自己「過濾信息」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選擇,並且他們也不會被信息淹沒。 (相關報導: 為何這交友APP能一天配對20萬筆?台灣工程師聰明抓到「這訣竅」,讓找對象更輕鬆有效! 更多文章

「大部分時間,我們很擅長應對選擇氾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