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喚醒國人十七年前的噩夢,這不僅是一場疫病之災,而是試煉人性的阿修羅道場。「口罩風波」只是其中最小最小的試驗,台灣即使有確診病例,都還在控制之中,醫療公衛系統遠比十七年前從容鎮定許多;民眾即使心生恐懼,也不過是求一個出入公共場合「人口一罩」,不論是否同意政府的口罩禁止出口,同時全面徵收市場調控(形同戰備物資),至少政府拿出政策,截至目前防疫仍有序的情況下,「相信政府」是必要而且唯一的辦法。
口罩之外,比較嚴肅且尖銳的問題:滯留武漢封城中的台灣民眾尋求政府協助撤離返台,你希望他們能即時回家嗎?不要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十七年前SARS肆虐之際,台聯立委嚴厲抨擊政府擬包機接回三名患者回台的決定,因為好不容易居家隔離並控制疫情,豈能再接回患者,平添疫情擴大的風險,台聯號稱是最愛台灣的人;就人流控管的角度,其言不可謂錯。問題是,患者都是台灣人,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保障國人的生命安全,境內有危要保障,境外有危當然也要維護,這當然也有「主權」的概念。
難堪的撒僑風景:為什麼我們的國家這麼慢?
談主權太沉重,換一個角度,關西機場因颱風滯留台灣觀光客,都能鬧到逼死一位駐外館處長,此刻,武漢肺炎疫情擴大,台灣人想回家,能不積極處理嗎?能兩手一攤說「卡在國台辦」嗎?尷尬的是,看來確實是卡住了;民進黨立委范雲大駡,「中共是準備把在武漢的台灣人當作人質嗎?這些人質你打算換什麼?」說穿了,在各國撤僑聲中,北京當局不會希望造成國際印象,台灣也「撤僑」了;痛苦而尷尬的是,滯留武漢的台灣人,或許不會希望有如此「一起封城的國民待遇」。這是台灣的尷尬,也是北京的尷尬。

范雲氣極敗壞,但事實上,有意撤僑的國家中,除了美國、日本、新加坡順利撤回其僑民外,英國班機已經飛到武漢,但「還在等中國官員同意」,甚至不准英籍男子帶走他的中國老婆,不准英籍女子帶走她的兒子,因為她兒子拿得是中國護照;德國撤僑卡在中國不同意用軍機撤僑;南韓則兩架包機減為一架,因為中國只准一架,附帶一提,撤回準備隔離安置的當地居民強烈抗議;等待中國授權同意撤僑的國家還有泰國、印度、斯里蘭卡、法國(歐盟協同)…,而等待已經造成傷害,除了恐懼和沮喪,還有失望:「為什麼我們的國家這麼慢?」就像一位墨西哥男子,等待中只能寄一線希望於能登上美國的包機。
這是一幕難堪的撤僑風景,各國等待撤離的僑民看著美、日包機起飛,對比的是國家的國力,國民的文明。 (相關報導: 風評:禁止口罩出口,不必禁止關懷之心 | 更多文章 )
在這樣的風景中,「台胞」的無奈甚至無以言說,因為兩岸特殊的政治處境,但是,防疫豈能有政治考量?中國的防疫效能除了世衛組織還稱許,甚至不建議各國撤僑,但毫無疑問,但凡關切國人健康安全的國家,無不採取行動(註:世衛組織在三十日晚間終於將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中國還在考慮撤離的「可能替代方案」時,或許應該放下「大國崛起」的顏面,更多一點考慮武漢已經繃到崩潰臨界點的醫護人員,「撤離」某種程度也是舒緩武漢的醫療負擔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