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負債總額高達1兆7704億 核四2825億「資產」爛尾誰埋單?

核四廠,龍門核能發電廠。(資料照,取自台電)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發起的「重啟核四」公投,將在2021年8月28日舉行,此案除影響綠營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也牽動著核四2825億元財務窟窿埋單的問題。根據台電108年度財報,去年底公司淨值僅3053億元,龍門電廠(核四)目前仍假設「繼續經營」,帳列不動產「在建工程」,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若確立廢核政策方向,台電帳上2825億元「資產」將進行費用攤銷,屆時政府恐將面臨債務破表的壓力。

核四爭議從扁政府以降,2001年先停建後復工,期間所衍生的履約糾紛,讓台電當年度認定21.35億元的「一次性損失」;馬政府時代,日本福島核災讓台灣反核意識高漲,在前閣揆江宜樺拍板下,核四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進入「封存」,並由政府每年編列維護費用。

20190304-黃士修4日針對「核能減煤」及核四重啟公投提案,至中選會送件。(顏麟宇攝)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發起的「重啟核四」公投將在2021年舉行。(資料照,顏麟宇攝)

2016年蔡政府上台後,將「2025非核家園」寫入《電業法》,但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結果,又讓核四2025年「壽終正寢」的計畫橫生變數;2021年的「重啟核四」公投,將再度重演擁核與反核勢力的對決,屆時,20年政策擺盪導致的2825億元「資產」爛尾,也面臨清算的時刻。

2825億元財務窟窿 台電駁核四資產「作假帳」

今年10月5日,台電發布新聞稿,對媒體評論台電核四資產「作假帳」表達嚴正抗議,然而,核四「資產」對台電而言,是一個未爆的財務窟窿,這樣的形容並不誇張。事實上,以台電去年底公司淨值3053億元來看,扣除掉核四帳面價值2825億元,台電的帳面資產除非以土地資產重估,否則將只剩下寥寥200多億元。依據《公司法》,公司之累積虧損額若超過實收資本額的一半以上,依法必須進行減資彌補累積虧損,再由股東增資。

不過,行政院的核四封存政策,竟然讓台電得以在「廢核」政策尚未明朗以前,將這一筆2825億元爛帳,掛在台電的「資產」項下。台電108年度年報明白指出,台電考量公司之各發電輸電及配電設備相互貢獻,故認定資產之使用價值應以整體資產(包括核四)為一「現金產生單位」,但「倘若政府明確指示處理核四資產時,即不再適合以整體資產視為一個現金產生單位,而應就核四個別資產單獨進行減損測試。」

20201017-台電5日發布新聞稿,針對核四資產處理議題進行回應。(取自台電網站)
台電5日發布新聞稿,針對核四資產處理議題進行回應。(取自台電網站)

台電負債比高居不下 總決算報告「表示擔憂」

根據台電年報,台電在去年底帳面資產總額2兆756億元,但負債總額高達1兆7704億元,其中計息負債金額達1兆1122億元,利息支出高達202億元。這樣的舉債規模,相當於中央政府110年度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6兆1337億元的3分之1;就連「108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計報告,都對台電長期以來負債比率居高不下憂心忡忡。

總決算報告指出,台電去年度經營雖有盈餘,「惟本業獲利能力與財務體質仍欠佳」,108年度經營結果,稅後淨利160億9,472萬餘元,但若扣除收回「電價穩定準備」309億4,275萬餘元,則轉為虧損148億4,802萬餘元。 (相關報導: 搶食10兆綠電大餅 民進黨新潮流金主入股天力離岸風電 更多文章

報告同時指出,台電近年營業利益連年下滑,本業獲利能力已有衰退情形,該公司為滿足產業發展及民眾用電需求,持續投入資金建置電力擴建工程、輸變電設施與空污改善工程,囿於所需資金龐大,長期仰賴舉債支應。截至108年底止,負債金額高達1兆7679億1070萬餘元,占總資產之85.30%,自有資本比率偏低;其中計息負債為1兆1122 億8416萬餘元、利息支出為 202億1244 萬餘元,不利公司整體經營。

20201017-SMG0035-林上祚_台電過去10年財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