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性交沒流血,表示處女膜沒破?美國性學專家一番話打破男性對「處女膜」的遐想

即使處女膜不具任何生理或生物功能,在許多文化中處女膜迷思的影響仍然極為深遠。(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女性的內陰唇(小陰唇)其實未必非常「在內」,而可能部分顯露在大陰唇之外,但也可能完全不顯露地藏在外陰部內,只有刻意尋找才能看到。

陰唇,有大有小

另外,內陰唇可能呈現一致色澤,也可能呈現漸層,越往頂端顏色越深,這種種現象都很正常、健康、美好,長、短、粉色、膚色、棕色—全都正常。

內陰唇的男性同源體是內包皮,如果陰莖接受割禮,也就是透過手術去除包皮,通常陰莖體的顏色會從一半開始變化,這是因為陰莖體頂部的皮膚其實就是內包皮。(由於顏色改變可能在青春期後比較明顯,所以曾有男性問我,是不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才導致顏色改變,不過答案是否定的,有些陰莖的外觀天生就是如此,真心祝福他們。)

同樣的,每位女性的外陰唇都有明顯差異:有些體毛濃密,毛髮延伸到大腿和肛門周圍,有些則體毛稀疏;有的陰唇形狀飽滿,也有的陰唇幾乎和身體齊平;有些色澤和周圍皮膚一樣,有些則比周圍膚色稍深或稍淺。

全都一樣正常、一樣美麗。

和陰蒂的情況類似,社會對於陰唇的文化詮釋和實際的生物學原理並不相符。在較含蓄的色情片中,女性的外陰部都經過數位編輯,以求合乎陰蒂「不凸出」和色澤一致的特殊標準,也就是「不那麼明顯」,這意謂女性外陰部的文化意象非常狹隘。

在現實中,生殖器的樣貌十分多樣,而且幾乎任何一種差異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如此狹隘的女體文化意象,卻可能真的改變女性對「正常」外陰部樣貌的想像。

所以,如果你願意觀察其他女性的外陰部(順道一提,我非常建議你這麼做,不過前提當然是對方也由衷同意),就會發現每個人真的都非常非常不同,像《花花公子》(Playboy)照片中那種整齊不凸出的外陰部其實非常罕見。

除非你感到疼痛(如果真的有痛感,務必找醫生諮詢!),否則你的生殖器絕對是天生就完好無缺。

(圖/666-666@pixabay)
每個人的構造真的都非常不同。(圖/666-666@pixabay

處女膜迷思

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有處女膜,也就是與陰道口下緣相連的一層薄膜。  (延伸閱讀:處女可不可以使用月亮杯?)而不論有或沒有,我敢保證,你過去聽到各種關於處女膜的說法,幾乎都不是事實。

其中最接近事實的說法就是:在性交過程中,處女膜要是遭到拉扯,女性可能會因為不習慣而感到劇烈疼痛。雖然這是陰莖插入造成女性疼痛的可能原因之一,但並不表示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不夠潤滑)。

即使如此,處女膜也不會像保鮮膜一樣破裂或是永久破裂,而是撕裂或瘀青之後自然復原,處女膜的大小更不會因為陰道被插入而改變。

此外,處女膜也不會流血,因此第一次交媾時的流血,比較可能是因為陰道在不夠潤滑的情形下遭到拉扯,而不是因為處女膜受損。

當處女膜經常伸展,唯一的改變就是變得更有彈性。而當女性邁入青春期的尾聲(大約是二十五歲)且賀爾蒙開始變化,處女膜可能會萎縮和變得較不明顯—雖然這層膜本來就不起眼。 (相關報導: 為何很多女生無法在性交中得到高潮?美性學專家曝關鍵:重點不在插入的陰莖尺寸 更多文章

處女膜也是女性生殖器中個人差異極大的好例子:有些女性的處女膜很密實(雖然偏薄但結實的膜體覆蓋整個陰道口),有些則呈現細網狀(雖然有許多細小孔洞但仍結實的膜體),另外部分女性的處女膜有間隙,類似一縷縷橫跨陰道口的皮膚。處女膜可能厚實也可能脆弱,有些在青春期初期就消失,有些經過更年期後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