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準備進入五月的梅雨季節,在這多變的天氣下,不妨靜靜的坐在咖啡館的窗邊,來杯冰涼醒腦的咖啡,配上三篇有意思的小知識,為生活增添些趣味。本週 1% Style 為大家準備了三篇跨界實驗室文章,邀請您一同探索不同的領域知識。
本週 1% Style 精選了三篇值得你細心閱讀的跨界實驗室優質文章:
跨界實驗室|關於老物》你不知道的童話故事|與你聊聊,關於格林童話中的「女性凝視」
格林童話,可謂是大家的童年回憶吧!不論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你知道嗎,其實原版的格林童話,根本不是這樣,而是帶著暗黑色彩,就像白雪公主,是女性主體性的掠奪與物化的一個故事。
沒有一個孩子的童年是沒有故事的吧?在童話的滋潤裡,我們長得特別幸福甜蜜。童話通常是以幻想和魔法來規範道德,特別是對孩童認知的形塑,幫助孩子理解善惡、美醜、對錯等,也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並提供他們「想像的朋友」達到安全依附的安撫作用。
但,今天要分享的「格林童話」就是要挑釁你的記憶。不談教化,而是要從女性角度出發,重新閱讀「格林童話」帶給你的深層暗示。
格林兄弟出生在19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雖說是帝國,但事實上比較像邦聯,跟英法兩國王權集中的政治體質完全不一樣。王爵統治的領土稱為王國,公爵統治的領土稱為公國,還有侯國、伯國、親王國等等,每個國都有自己的統治者和法律,就有一堆國王、王后、王子和公主。
在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後,政治體質更是一盤散沙,各地語言、文化、法令各異,但他們想成為一個國家,在歐陸才有聲量,而分別是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的格林兄弟,就把文化整合與民族身份建構,當成是自己的使命。
當時的邦聯狀態是每個國家可能都有方言,要能統一的前提是至少「讓我們講一樣的話」,所以他們走訪各地,收集地方的故事和人文歷史,再用德文將這些故事集結成冊,這樣大家才有一樣的民族記憶和歷史共鳴。然而,這些故事早已歷經重組、刪改與潤飾,所以你以為你知道的童話,其實可能並不是原本的樣子,我們接下來拿幾個大家已熟知的童話故事,來做一下屬於這些童話的深入探討。
我們知道的白雪公主故事,是這樣子的:她的親生母親在懷孕的時候被針刺到,就許願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擁有烏溜溜的髮絲,鮮血一樣的紅唇和雪白的肌膚,這是當時審美的最「極端」高點;然後,她就過世了。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後來的「皇后」就是這個白雪公主的後母,因為開始虐待她,而有了後面獵人、小矮人與王子的故事。
但是,事實上在格林兄弟的初稿中,這位母后並沒有死去,而是慢慢變老了,而她,拿魔鏡來確認自己的顏值是否「一切如新」。這位母親一邊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皮囊鬆垮,一邊看著女兒如花似玉地長大,為了自己在宮中的地位,她將還是幼兒就傾國傾城的女兒送往森林,找了很多方法想殺死她……等等,那是她親媽耶?但不用懷疑,這是原始的故事。會這樣發展的原因,第一,在古時候的歐洲宮廷,母親跟自己的孩子並沒有現代這麼親密,第二,殺人這件事在當時,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格林童話內頁。(圖片/Josefina Huang提供)
1% KNOWLEDGE》教宗方濟各為何不穿紅鞋?|從足下開始的象徵革命
近期教宗方濟各過世的消息,震驚全世界,也讓許多人陷入悲傷中,並以各種方式哀悼回憶,教宗的故事。那你知道,他從不穿紅鞋嗎?因為紅色,代表著殉道者的血,時刻的提醒教宗,自己的使命。
紅鞋,一雙鞋的顏色,曾經定義了千年宗教體制的莊嚴與神聖。但在2013年,一位來自阿根廷的耶穌會士登上聖伯多祿大殿的陽台時,那雙鞋——不再是紅色。教宗方濟各的黑鞋,是他整場象徵改革的起點,也是一場從「足下」開始的神學行動。
在天主教傳統中,紅色不只是華麗或喜慶的顏色。對教宗來說,它代表的是「殉道者的血」。紅鞋提醒信徒,教宗的使命不是享榮華,而是願為信仰流血;這雙鞋也曾是一種皇權的延續——從拜占庭皇帝到中世紀教宗,紅鞋標示著教宗作為「靈性君王」的身分。它是權力的符碼,是神授職權的物質顯現。
而在梵蒂岡的禮儀規範中,教宗紅鞋通常由義大利工匠手工縫製,款式簡樸但嚴謹,既是服儀制度的一部分,也是與信仰傳統的連結。但,這不是一時的時尚,而是千年儀典的延續。
穿紅鞋是教宗長久以來的傳統,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時期的宮廷文化,後來被基督教轉化為象徵殉道與神聖權威的標誌。自13世紀以降,幾乎所有歷任教宗都依循這項傳統,即便在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或現代世俗化的浪潮中,這雙鞋依舊如儀式中的默禱存在。
當然,天主教神職人員也會同樣地穿紅色衣物。在過去,教宗穿的不只有鞋子是紅色,連祭衣也是,直到教宗庇護五世時才改成白色,主因來自於他的道明會會士身份,透過道明會的象徵顏色,用以展現信仰;不過,紅色除了象徵世俗權力外,亦象徵基督的受難,紅色亦表示教宗對基督的服從,天主對人類的愛以及對歷代殉道聖人們的紀念。
傳統上,教宗外出用的紅色皮鞋用的皮革來自摩洛哥,在古時甚至有金色十字架圖案綉在鞋上,在1958年之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為鞋子加上金色馬蹄,讓教宗的皮鞋更像其他主教在羅馬以外的地方穿的鞋。
你可以說,紅鞋,是教會與殉道精神之間的連結,也是一場跨越世代的神學美學。但,教宗方濟各為何不穿紅鞋?答案藏在他成為教宗之前的每一步路。
跨界實驗室|關於運動》重返敘事中心:2025高爾夫的黃金開局進行式
近年來,大眾對體育賽事的熱情高漲,開始關注各項比賽,而在2025年台灣的高爾夫也走向重要的轉捩點,正處於著潛力與焦慮交錯的轉型期間,放眼世界,今年在全球的體壇上,也有著很有意思的開局,讓我們一同來看看今年的重要事件吧!
2025 年伊始,高爾夫球壇正悄然進入敘事重構的關鍵時刻。1月至3月間,新舊世代更替的劇情展開:年輕新秀脫穎而出,甚至連沉寂多時的傳奇球星 Tiger Woods 也宣告復出,在因洛杉磯野火而改址的 Genesis 邀請賽上重新揮桿。
「新老交織」讓賽事故事性更為豐富,每週巡迴賽都上演扣人心弦的戲碼 。除此之外,國際賽場也呈現新氣象:美巡與歐巡頻頻上演高水準對決,為四大滿貫等盛事蓄積聲勢。與此同時,整體關注度與媒體熱度明顯回升,PGA巡迴賽啟動全新全球直播「世界頻道」,以迎合日益擴大的觀眾需求 。一系列變化印證2025年已成高爾夫敘事重構的重要拐點,這項古老運動的故事正被重新書寫。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高爾夫球壇上的近期大事。
年初的幾場比賽為整季定下了風格基調。2025年1月2日於夏威夷舉行的《 The Sentry 》率先開打,由日本選手松山英樹摘冠,這可以說是穩定開局,也為亞洲選手在世界舞台上的能見度再添一筆;緊接著《 Sony Open in Hawaii 》由加拿大的尼克・泰勒奪冠,而一月末的《 AT&T Pebble Beach Pro-Am 》則由人稱「小麥」的 Rory McIlroy 拿下冠軍。
小麥的這場勝利,是接下來連續吸引目光的絕佳表現的第一顆信號彈。你可以說他的狀態不只是回溫,而是完全進入主導模式。
二月的焦點,則集中在《 WM Phoenix Open 》,其中比利時年輕選手湯瑪斯・德特里贏得生涯首冠,為歐洲新世代打開知名度。同月的《 Genesis Invitational 》本來預計於洛杉磯舉行,卻因南加州森林火災影響,臨時轉移至聖地牙哥的 Torrey Pines 球場。
本週【逍遙看世界】
本次逍遙看世界,邀請到舊妮老物的主理人Josefina Huang,分享她的尋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