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黴菌)在潮濕的台灣很常見,會讓你患上皮膚病、肺炎,一不小心霉菌落入腹中,更有機會致癌甚至中毒,增加死亡風險?在家中,有不少地方其實暗藏霉菌。日本健康節目曾進行研究,發現家中有4個地方是滋生霉菌黑點,還教大家如何清潔除菌、如何預防霉菌滋生?
霉菌會致命?
日本健康節目《林修の今でしょ!講座》請來研究霉菌的專家矢口貴志先生,問到霉菌的危險性,矢口先生指吃掉霉菌的毒有可能會致癌,在肯亞就曾有125人因為進食了帶有霉菌毒素的粟米而喪生 ; 根據菌種的不同,還有可能會引起皮膚發炎、呼吸道過敏等病徵。
香港早於2009年,瑪麗醫院就連續發現有病人因服食了被霉菌污染的藥物,而導致8名癌症病人身亡。2015年於瑪麗醫院在病人服上也發現霉菌,當時已有兩名病人受感染而導致死亡。霉菌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長時間接觸或逗留在存有霉菌的環境中,會出現以下症狀:
1. 刺激皮膚和眼睛 2. 氣喘3. 發燒4. 疲勞5. 噁心6. 頭痛7. 失眠8. 黏膜刺激(黏膜:例如口腔、器官、胃、腸、尿道等器官裡面,是由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狀結構)
4個暗藏霉菌的地方
節目請來除霉界專業人士以及研究人員,到100個不同的家庭進行徹底調查,列出4個最多人忽略而又滋生了最多霉菌的地方,大家快來檢查自己的家中是不是霉菌的溫床?
第4名:浴室的洗髮精、洗髮乳瓶
100個家庭中有24戶的浴室發現霉菌,在他們洗髮精、洗髮乳瓶身和瓶口均滋生了名為「外瓶黴屬(Exophiala)」的劇毒霉菌。矢口先生指這種外瓶黴屬的霉菌最初只會經傷口進入身體引起發炎,但順着血流進入腦袋的話就有致命的危機。
第3名:廚房的水龍頭
100個家庭中有25戶的廚房發現,水龍頭上帶有可引起肺炎的霉菌「毛孢子菌屬(Trichosporon)」,吸入這類霉菌就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夏天常出現的「夏季過敏性肺炎」就是常見的例子,患者會有咳嗽、呼吸困難等徵狀。
第2名:客廰的窗簾
100個家庭中有35戶的窗簾都滋生了霉菌,而調查小組亦分別在數戶有霉菌的家中,發現病原性最強的「薰煙麴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其實在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霉菌是會通過打噴嚏而排出身體,但當身體抵抗力低下或者肺部有損傷,霉菌就會開始在肺部繁殖,攻擊內部細胞,引起肺炎等疾病。
矢口先生提到單是日本,每年就大約有1000人因為霉菌而死亡,當中的一半正正是因為感染了「薰煙麴菌」。
第1名:洗衣機
除霉方法
一到潮濕的季節,家中的霉菌就春風吹又生,令大家非常頭痛。節目中專家就家中不同地方,提出防霉菌的解決方案:
1. 沖走肥皂泡泡
洗澡過後,切記要先將沐浴乳瓶上的泡沫沖走,因為沾在瓶身的肥皂泡帶有我們身上洗出來的油脂、污垢,而這些物質對於霉菌而言是非常好的養分。不好好清潔的話,在你取沐浴乳的時候,霉菌就有可能沾到你手上,再沾到頭皮或者皮膚上。
2. 用除霉劑清潔
提到浴室的霉菌,大家可有發現家中的霉菌經常在同一個地方長出來?如果是這樣,很可能是你清潔的方式出問題!平常清潔的時候你是不是使勁地用刷子刷牆?雖然這樣可以去除霉菌,但同時是在牆壁表面造成損害,製造出的裂痕就會讓霉菌往更深入的地方生長。
因此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噴上除霉清潔劑,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嚴重的情況就再加蓋保鮮紙;至於已經受損的地方就應該在去除了霉菌後,擠上修補的膠水以防再度滋生霉菌。
3. 抹乾水龍頭
矢口先生建議大家在用洗完碗後,要用布抹乾水龍頭的水分,順便抹走在洗碗碟的同時,水花飛濺到水龍頭上的油漬污垢。想再多做一步,就可以用帶有殺菌作用的醋,拭擦水龍頭的表面,同樣具有良好的清潔效果。
4. 清理窗網或蚊網上的灰塵
空氣中的灰塵其實暗藏霉菌的孢子,霉菌會把灰塵當成繁殖的營養而被灰塵吸引,因此定時清理窗網或蚊網上的灰塵,就能減少窗簾、以及室內霉菌的滋生。
5. 使用鹽素系的清潔劑
若想要去除窗簾上的霉菌,建議使用「鹽素系」的清潔劑。雖然鹽素系清潔劑的清楚效果理想,但它的缺點是氣味濃烈,大家在選擇時可衡量個人需要,再購買適用的產品。
6. 打開洗衣機門
洗衣機本來的設計就容易積聚濕氣,因此最佳的做法是在開動洗衣機的時候才關上門。其餘時間都應該打開,讓內部長期維持一個通爽的狀態,防止霉菌滋生。
7. 骯髒衣服分開放
至於有待清洗的衣服就應該另外用架子裝起,絕對不能直接就放進洗衣機待洗,否則衣物上沾有的汗水和污垢就會成為另一個吸引霉菌的源頭。
直接把骯髒的衣物放進洗衣機的同時,關上洗衣機的門蓋,就是最差的做法!雖然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樣是大大縮減了置物空間,但絕對不衛生。
8. 使用專門清潔劑
若然你的洗衣機已經長有霉菌,就應該往洗衣機注滿水(最好是熱水),再加入專門用作清潔洗衣機的清潔劑,然後開動洗衣機作清潔。洗衣機清潔好才用它清潔衣物吧!
為了讓大家充分明白黴菌的可怕,節目營造了一個極端適合黴菌生存的環境,亦即是濕度70%、溫度為25度、以及佈滿營養的浴室,發現只需5日時間,全個浴室都佈滿黴菌。
節目營造了一個極端適合黴菌生存的環境。(圖/翻攝自youtube)
節目把連接磁磚的物料造成一塊膠片,左邊的是沒有使勁地擦過的膠片,右邊是使勁擦過的,放置一星期後的結果顯示,有大力擦過的膠片更易滋生黴菌。
左邊的是沒有使勁地擦過的膠片,右邊是使勁擦過的,放置一星期後結果顯示右者更易滋生黴菌。(圖/翻攝自youtube)
冷氣機亦是其中一個容易積聚霉菌的地方,內部的隔塵網固然堆積了灰塵,而且多少會有積水,因此最好在關掉冷氣機前,設定30分鐘的送風模式以吹乾積水。
專家建議最好再關掉冷氣機前,設定30分鐘的送風模式以吹乾積水。(圖/翻攝自youtube)
假如你經常在室內曬衣服,有什麼方法可減少霉菌滋生?
1. 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在30%-50%、可用具有淨化空氣功能的除濕機,過濾霉菌及塵蟎等致敏原。
2. 勿在房間內晾衣服:臥房有棉被,較易營造溫暖潮濕的環境讓霉菌生長、且有鼻子過敏和氣喘人士大多在睡前、起床後發病。
3. 出門時曬衣服:減少逗留在濕度高的室內環境、使用除濕機或打開窗戶及開電風扇加快乾衣速度。
4. 霉菌角落定時清潔:定時清潔積水處及牆角等易生霉菌的角落、清潔時應戴上口罩。
一人居住較多霉菌?
在節目的最後,矢口先生講到霉菌的多與少,兩者之間有一個決定性的差別:那就是有沒有家庭主婦在家之差。先撇開有沒有做清潔的事,家中長期有人則代表窗戶可以經常開着,能夠保持空氣流通的狀態,自然減少霉菌滋生。獨居的人經常會關上窗戶才外出,導致室內空氣長期侷促,有利霉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