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什麼樣的政權與領導人,會讓自家的奧運國手害怕到不敢回去?

2021年8月,白羅斯(白俄羅斯)運動員茨瑪諾斯卡亞(Krystsina Tsimanouskaya)成為國際焦點(AP)

東京奧運這幾天最受矚目的參賽國家,是目前只拿到2面獎牌、地處東歐的白羅斯(白俄羅斯),而且總統大人盧卡申科被推上火線,讓全世界再一次瞻仰他的「歐洲最後的獨裁者」嘴臉。

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可能會覺得冤枉,因為國際奧委會(IOC)根本不准他出席本屆奧運開幕式,連他的寶貝兒子、白羅斯奧委會(NOC RB)主席維克多(Viktor Lukashenko)也被禁足。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號稱「歐洲最後的獨裁者」(AP)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號稱「歐洲最後的獨裁者」(AP)

爭議起於白羅斯短跑女將茨瑪諾斯卡亞(Krystsina Tsimanouskaya),她來到東京參加自己拿手的100公尺、200公尺賽事,但白羅斯奧委會卻臨時要求她參加女子4 × 400公尺接力,原因是原訂參賽選手未能通過藥檢……

茨瑪諾斯卡亞可能是年輕氣盛,上社群平台大鳴大放吐苦水。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做這種決策的體育官員一定慘遭輿論撻伐;但問題就在於,白羅斯絕非「民主國家」,「輿論」由國營媒體定調,因此慘遭撻伐的不是官員,而是選手。

「妳就像被蜘蛛網困住的蒼蠅,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

8月1日,茨瑪諾斯卡亞參加200公尺預賽前夕,白羅斯奧委會官員強行要她退賽,將她押往成田國際機場,準備遣送回國。一名白羅斯奧委會官員警告她:「乖乖聽話,妳就像被蜘蛛網困住的蒼蠅,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

但茨瑪諾斯卡亞拒絕登機,趁隙逃脫,向機場的日本警方求救。事情鬧大之後,IOC、日本外務省、白羅斯人海外組織積極介入,全力營救;歐洲許多國家也伸出援手。

什麼樣的政權、什麼樣的領導人會讓自家的奧運國手害怕到不敢回去?

白羅斯位於東歐平原西部,與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烏克蘭接壤,面積20.76萬平方公里(台灣的5.7倍),人口950萬。白羅斯人與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同屬東斯拉夫族(East Slavs)。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白羅斯淪為蘇聯的附庸國,1991年冷戰落幕後正式獨立,1994年政體改成總統制,同年7月盧卡申科當選首任總統,2004年修憲取消總統連任限制。換言之,現年66歲的盧卡申科不但是白羅斯獨立以來唯一的總統,而且是萬年總統。

「歐洲最後的獨裁者」打造一個「監獄國家」

1994年7月那場總統選舉是白羅斯迄今唯一的一場民主選舉。27年來歐洲物換星移,但白羅斯依然是盧卡申科作威作福的私人王國,經濟奉行前蘇聯計劃經濟模式,靠俄羅斯貸款與廉價能源勉強度日,社會與政治則有如壓力鍋中的一灘死水,「歐洲最後的獨裁者」名不虛傳。

但是大獨裁者去年流年不利,第5次連任選戰居然驚濤駭浪,不但鬧到舉世關注,而且還得靠選舉舞弊、催淚瓦斯、網路斷線、水砲、閃光彈、橡膠子彈、裝甲運兵車來保住「勝選」。更讓大獨裁者丟臉的是,把他搞得七葷八素的反對黨候選人,是一位年紀不到40歲、沒有任何從政經驗、代夫出征的英文老師蒂卡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同是美軍戰場,伊拉克、阿富汗命運大不相同 更多文章

去年8月9日投票的總統大選,是白羅斯歷史的轉捩點,大獨裁者照慣例宣稱壓倒性勝選,但人民拒絕背書,大規模走上街頭進行和平示威抗議,得到的回應則一點也不例外:大規模毆打、逮捕、囚禁、酷刑凌虐。美國與歐盟強烈譴責、施加制裁但無濟於事,盧卡申科有另一個大獨裁者──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全力相挺,對白羅斯軍警情治體制掌控也未見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