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數位貨幣」在深圳展開測試!中國已有微信、支付寶,還要數位貨幣做什麼

中國央行發行的人民銀行數位貨幣在深圳首次面向公眾測試,為這個貨幣領域的最新試驗揭開面紗。(BBC News中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南巡」深圳之際,中國央行發行的人民銀行數位貨幣在深圳首次面向公眾測試,為這個貨幣領域的最新試驗揭開面紗。

11日,深圳市政府表示,5萬人在深圳的個人通過抽籤搖號獲得「禮享羅湖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紅包」,其中包含200元人民銀行數位貨幣,可在指定商戶進行消費。

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表示,支持深圳開展人民銀行數位貨幣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推動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的研發應用和國際合作。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案中也明確,在中國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深圳下屬機構的基礎上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平台。

多重利好使深圳的人民銀行數位貨幣試點走在前列。2014年,中國央行開始研究法定數位貨幣;2017年,開始正式組織商業銀行和其他有關機構,共同研究建立人民銀行數位貨幣體系(DCEP)。2020年,央行逐漸明確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4+1」區域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人民銀行數位貨幣」(中國稱「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初露端倪,外界的疑惑大於興奮。在中國,微信和支付寶為主的電子支付早已大範圍普及,「人民銀行數位貨幣」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有什麼隱憂?

(BBC News中文)
(BBC News中文)

什麼是「人民銀行數位貨幣」?

你可能經常看到對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的另一個稱呼是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首先,人民銀行數位貨幣(DCEP)是人民幣,因此是由中國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這意味著DCEP有國家信用背書,在中國具有無限法償性,只要能使用電子支付的地方,就不能拒絶接受。

其次,DCEP的特點是「數位」。DCEP是數位化形態,沒有物質實體。最直接的好處是貨幣發行成本將大幅降低。無論是紙幣還是硬幣,印製、回籠、運輸、儲藏,以及防偽技術的研發和迭代,各環節成本都很高。DCEP將直接省去這些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將其形容為「具有價值特徵的數位支付工具」,換言之就是如紙幣一樣,不需要帳戶就可以交換的數位貨幣。

如果設想具體的應用場景。紙幣時代,人與人的交易時,交換紙幣就可以。

DCEP時代,紙幣變成一串加密之後的字符,通過手機上的APP承載,交易時通過掃描二維條碼或者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就能實現交換。

2者的功能和屬性一樣,只不過形態由紙製變為數位化。

一家咖啡店收銀台前擺放著支持支付寶支付的牌子。(BBC News中文)
一家咖啡店收銀台前擺放著支持支付寶支付的牌子。(BBC News中文)

都有微信和支付寶了,還要數位貨幣幹什麼?

聽起來,DCEP交易的過程與微信支付、支付寶,甚至香港的八達通拍卡都很像。這些電子支付手段已經普及,還要人民銀行數位貨幣有什麼用?

從用戶的一端感知,區別確實不大。但是很多場景中還是有明顯感知。 (相關報導: 近代最慘的經濟危機:外匯存底燒盡,貨幣狂貶85%,疫情將國家推向崩潰深淵 更多文章

第一個特點是覆蓋面廣。在中國,電子支付領域屹立著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個巨頭,佔據了大部分市場,競爭之下也各自劃分領地——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等平台,只能使用支付寶,而不能使用微信;而騰訊投資的京東等平台只能使用微信支付,而不能使用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