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日本失去了二十年。大錯!
我讀了David Pilling 的書,叫 Bending Adversity: Japan and the Art of Survival。《戰勝逆境:日本的生存之道》。
用一句話歸納這本書,那就是:「日本的經濟和社會現狀都挺好的。」
(1)日本文化基本源於中國。但是,由於中國太落後,因此,十八世紀開始,日本與中國文化脫鉤,學習西洋。其間,日本人需要發明和「製造」一個日本的獨特文化。通過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和洗腦,日本人有了根深蒂固的觀念,「日本就是不同,就是優越」。
在書中,Pilling 諷刺一位臭名昭著的日本教授的研究結論:日本人用左邊的腦袋聽鐘聲,聽昆蟲的鳴叫甚至呼嚕聲。這跟西洋人不同。Pilling 還諷刺另一位日本學者。這位學者在書中描述,一位美國教授訪問日本,當他聽到蟋蟀之聲時,便問:「這是什麼聲音?」日本學者回應:「天哪!你竟然不知道這是音樂!每個日本人都知道這是音樂!深秋時節,蟋蟀惋嘆,寒冬將至,哀哉!日本人哀生命之短促。天哪,日本怎麼會在二戰中敗給美國!」
很多日本人強調:「日本人沒有邊界」(”We have no borders”)。作者他永遠沒有搞懂,這是什麼意思。在日本,故弄玄虛者眾。他還說,日本人大多不會講英文。在他們「含蓄,深奧,和高深莫測」的背後是 ... 空洞。一旦他們會講英文,你立刻發現,原來此君什麼也不知道。很多日本人聲稱「外國人永遠無法理解日本。你試都不用試。再過四到五年,如果你發現你根本不懂日本人,那麼你就開始懂了!」(”When you find, in four or five years more, that you cannot understand the Japanese at all, then you will begin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m.”)
這讓我聯想起美國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位時,在如日中天時的得意和故弄玄虛:「如果你認為你理解了我的政策意圖,那你一定是誤解了!」
(2)在學習西洋人的過程中,日本人骨子裡的野蠻得到了煽動和發揮。這是日本整個侵略性的源頭。幾百年裡,西洋人在全球屠殺,搶劫,殖民,和傳教。日本人很快學到了這一套。弱肉強食。就這麼簡單。
(3)作者採訪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Hideki Toji)的外孫女的整個過程,很值得一讀。她的辯解,不管多麼荒謬,對於瞭解日本一部分人(可能不小的一部分),可能有幫助。
(4)日本經濟越來越內向嗎?非也!120萬日本人住在外國。光在中國就有14萬日本人。這比1990年的數字多了一倍。在日本,外國人多達200萬。也比20年前多了一倍。 (相關報導: 日本天皇登基不可或缺的「三神器」:八咫鏡、天叢雲劍和八尺瓊勾玉真的存在嗎? | 更多文章 )
(5)長期以來,大量膚淺的文章嘲笑日本浪費了過去二十年。但是你認真分析一下,其實日本即使在最近20年,也相當不錯。你要看剔除通脹以後的真實增長,再把人口變化考慮進去。今天,日本的物價水準(從報紙到理髮,從住房到壽司)相當於1981年的水準!有些國家大談「人口紅利」,但是每個居民的真實福利的改善遠不如宏觀數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