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臉書的馬克」為何祖克柏親自Call人才:AI製造商沒說的祕密選摘(1)

祖克柏認為未來社交網路上的互動將由強大的科技自行主導。(圖/Nvidia 官網)

馬克奧瑞里歐.瑞桑多(Marc’Aurelio Ranzato)打電話給他在研究所時的指導教授楊立昆(Yann LeCun),尋求對臉書挖角一事的建議。楊立昆並不贊同。他在2002年時也曾遭遇類似情況。當時成立不過四年的谷歌想聘請楊立昆來主持研究部門,而他拒絕了,原因在於他對該公司的研發能力有疑慮。(那時谷歌只有600名員工。)

楊立昆說道:「當時谷歌顯然處於向上攀升的正軌,但是它的規模仍無法負擔研發的工作。」同時,谷歌似乎比較著重短期目標,而非長期規劃。許多人其實把此一特質視為谷歌的優勢,它讓谷歌得以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內就把深度學習語音引擎安裝在安卓手機上,從而在市場上超越微軟與IBM。但是谷歌這種強調立竿見影成效的作風令楊立昆感到不安,現在他擔心臉書也是採行這樣的經營方式。「他們不做研究,」楊立昆告訴瑞桑多,「你要確定你從事的是研究工作。」

不過,瑞桑多仍同意與臉書的人再次會面,這一回約在臉書總部,而在會面接近尾聲時,對方表示想為瑞桑多介紹另一個人。他們穿過園區來到另一棟大樓,走進一間玻璃帷幕的會議室,裡面坐著祖克柏。幾天之後,瑞桑多同意加入臉書。祖克柏承諾會設立一所從事長期研發的實驗室,並將瑞桑多的辦公桌安排在自己旁邊。

自此之後,這個慣例成為祖克柏推動臉書進入從深度學習到虛擬實境等新科技領域的關鍵步驟。每一個新團隊都是坐在老闆旁邊。在一開始的時候,此舉惹惱了公司內的一些人。臉書其他智庫成員認為把從事長期研發的實驗室置於祖克柏身邊,有違該公司快速行動與打破陳規的文化,並且會在基層員工之間引發不滿。但是在臉書之中,祖克柏執掌大權,他既是創辦人也是執行長,而且不像其他企業的執行長,他在董事會控制了大部分的表決權。

一個月後,祖克柏致電楊立昆,向他解釋公司的做法,並且請求他的幫助。楊立昆有些受寵若驚,尤其是聽到祖克柏表示曾拜讀他的研究論文。但是楊立昆表示他寧願在紐約大學做一位學者,除了建議之外他無法提供任何幫助。

「我可以當你的顧問,」他說道,「但是也就這樣了。」他的立場一直未變。但是祖克柏鍥而不捨,因為臉書顯然已走進另一條死巷子。臉書仍無法找到合適的人選來主持人工智慧實驗室──一位對該領域頂尖科學家具有號召力的重量級人物。

接著來到十一月下旬,瑞桑多告訴祖克柏,他要參加NIPS。「NIPS是什麼?」祖克柏問道。瑞桑多向他解釋,屆時會有數百位人工智慧科學家在太浩湖的一

家大飯店齊聚一堂,祖克柏問他能否隨行。瑞桑多表示這樣看來有些奇怪,因為祖克柏的形象是一位流行文化偶像,不過他也表示,如果能安排他在太浩湖的會議中發表演說,或許能夠避免他不請自來的尷尬。於是祖克柏與會議主辦單位協商,安排了一場演說,不過他所做的不僅於此。他打聽到楊立昆會在NIPS開幕前一週於矽谷舉辦一場研討會,於是邀請這位紐約大學教授來他在的住所共進晚餐。 (相關報導: 聊什麼話題都行!Meta聊天機器人語驚四座:祖克柏靠剝削人們賺錢 更多文章

晚餐席間,祖克柏向楊立昆解釋他對人工智慧在臉書中的宏大願景。他告訴楊立昆,未來,社交網路上的互動將由強大的科技自行主導。短期而言,這些科技可以辨識照片中的面孔、語音指令,以及翻譯語言。長期來說,「智慧代理人」或「網路機器人」會在臉書的數位世界中巡邏,接受與執行指令。需要班機訂位嗎?告訴網路機器人就行了。想訂花給老婆?網路機器人可以為你服務。楊立昆問道,臉書是否有任何不感興趣的人工智慧領域,祖克柏回答:「可能是機械人。」但是其他所有的科技──在數位世界的一切──都在其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