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微解封,民眾敢去嗎?網友最擔心的10件事曝光!

高雄市瑞豐夜市在休息一個月後,於2021年6月15日復業,出攤數約4成,但人潮卻僅剩2成。(圖/食力foodNEXT提供)

三級警戒延續已近2個月,全台夜市陸續迎來微解封,對於愛逛夜市的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件開心的事,但在疫情尚未全然平息下,從網路討論聲量分析看來,多數網友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意見卻是負面大於正面,最擔心的就是感染風險及防疫措施(實名制、社交距離)是否能落實。

自從雙北於2021年5月15日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緊接著19日全國同步升級至今,夜市不論自主停業或是縣市政府強制停業,在疫情爆發後,曾經萬人空巷的夜市,停業期間只剩下空蕩蕩的街道與小貓兩三隻。

如今歷經近兩個月,疫情逐漸趨緩,各地陸續有夜市在符合防疫規定下「微解封」,同時也在網路上引發網友討論。夜市重啟對於需要營生的攤販來說是喜,對於籠罩在疫情壓力下的消費者來說,又有什麼感受?

夜市近一個月網路討論聲量近9萬則,北市宣布夜市微解封達到高峰

《食力》使用意藍資訊「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6月11日至2021年7月11日網路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聲量變化,總聲量討論(不包含新聞來源)來到89222則,對比6月中之前的零星聲量,可說是猛爆式成長。

討論聲量會突然增加的原因,就在2021年6月中,連日確診人數從最高峰500多人降自200人以下,媒體與民眾開始關注解封機率。而在2021年6月19日時討論聲量明顯提高,是因為有民眾在臉書公開社團「報廢公社」貼出台北景美夜市排隊人潮的照片,對於夜市的群聚人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關注台北市無強制夜市停業,擔心確診人數稍微降低大眾就開始鬆懈,讓網友們看了憂心忡忡,多數留言方向都是希望大眾能再忍忍,等到疫情真正緩和後再出來逛夜市。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民眾在臉書公開社團「報廢公社」貼出台北景美夜市排隊人潮的照片,對於夜市的群聚人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民眾在臉書公開社團「報廢公社」貼出台北景美夜市排隊人潮的照片,對於夜市的群聚人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圖/食力foodNEXT提供)

而三級警戒到2021年6月28日仍未解除、再次延長到7月12日(後又延至7月26日),台北市同日宣布夜市可以微解封,寧夏夜市率先於6月29日復業,關於夜市解封的網路討論聲量瞬間沸騰,6月29、30兩日討論聲量更達2萬則左右,一直持續到近日,隨著各地夜市陸續開放,網路討論聲量依舊熱烈。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網友對於夜市解封都在討論什麼?負面情緒佔多數!

那麼,短短一個月內近9萬則的網路討論聲量,大家都在討論些什麼?對於夜市解封的感受究竟是喜還是憂?

《食力》進一步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網路聲量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情緒,Opview系統依照網路貼文、留言中的正負字詞佔比來判定該則文章或留言的情緒歸類。例如:想去、不錯、想吃等會歸為正面情緒字詞;不要去、危險、可怕等會歸為負面情緒字詞。

而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到,夜市相關討論的負面情緒聲量遠遠大過於正面情緒聲量。也就是說,對於疫情尚未完全趨緩之際,大眾對於夜市解封仍有相當大的擔憂情緒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而從夜市解封的文字雲圖來分析,究竟大眾在夜市微解封的議題下討論、在意哪些面向?可以看到大多是圍著和疫情、防疫措施等相關議題討論,像是先前台北農產運銷中心(北農)、環南市場相繼爆出的群聚感染事件,不免引發大眾擔心場所群聚背後隱藏的感染危機。 (相關報導: 「搶賺快錢,我們自食惡果!」士林夜市慘痛告白…年收百億商圈,成疫情下最大苦主 更多文章

而高雄瑞豐夜市、台北寧夏夜市為全台率先微解封復業的兩大夜市,不論是夜市人流、攤商營業狀況等都引發大眾關心。另外像是夜市開放後的內用問題、社交距離保持、戴口罩、篩檢等相關防疫措施,在夜市微解封下該如何執行等也是大眾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