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人在競選期間,提出各項政見。即使日後未能兌現,並不算是欺騙選民。因為選前政見,是候選人的理想與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眾多主客觀因素,以及相關眾人的共同努力。
但是若將「非事實」說成「事實」,或者無中生有,將不存在的事情,當成自己的成就,就是公然欺騙。
蔡總統誤導民眾、隱瞞真相、公然欺騙國人的實例,信手可得。

前些日子蔡總統在中部拜廟,公然說出:據國際機構指稱,台灣經濟將從亞洲4小龍之尾,躍升為第一。並表示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2.0%,領先韓國、香港、新加坡,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事實上,「經濟成長率」只是短期經濟活動的表現,並不代表經濟實力。蔡總統以經濟成長率,替代整體經濟實力,是「誤導」民眾。
小英沒有告訴民眾,新加坡的人均所得已達6萬多美元,香港4萬多美元,南韓3萬多美元,台灣才2萬多美元。這是「隱瞞真相」。
更甚者,小英根據國際機構指稱,台灣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卻無法說明是哪一個國際機構,在甚麼時候提出此項說法。這是公然「欺騙」。
8月17日小英在台中「辣台派」開講中,公然宣稱:「誰有這樣的氣魄跟願景,居然在紐約買了一棟大樓,把台灣在紐約所有機關集中在那裡上班,變成一個地標?」。「我告訴你,就是我啦!」。
蔡總統此項公開發言,立即被當年真正知情人士出面駁斥。前總統陳水扁說,這計畫是游錫堃當行政院長時完成,輪不到蔡英文居功。駐紐約辦事處啟用時,小英還是不分區立委,根本管不到這件事。
精神科醫師指出:人們確實可能記憶有誤,但是大腦不會產生「無中生有」的記憶。所以事實上,蔡總統把不曾參與的事,說成自己的功勞,根本就是蓄意騙人。既不是幕僚給錯資料,更不是記憶有誤。
Yahoo 論壇9月30日有讀者投書指出:9月20日晚上在跨界合作的「社群之夜」競選活動中,小英對著民眾演講,提到她在康乃爾的求學情形。她說:
「我到康乃爾大學法學院,去的時候這個系主任就告訴我,就見我嘛,那個時候的康乃爾已經十年沒有收過來自台灣的學生,所以他看到台灣的學生,他就覺得很新鮮,他就問說:你是台灣來的?我就說:嗯是我是台灣來的。….這個老師叫什麼名字呢?因為他已經過世了,我可以跟各位講,他的名字叫Barceló。你知道西班牙有個地方叫Barcelona,那他的名字叫Barceló,可見他是來自於西班牙。」
投書指出這一段談話,有許多問題。
第一、Prof. Barceló 沒有當過系主任,1974到1988他是Reich Director of Berger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 Program。
第二、Barceló源於法文,而Prof. Barceló 是來自於美國南部的紐奧良。
第三、張善政約同時間在康乃爾大學攻讀土木與環境工程博士,小英說「那個時候的康乃爾已經十年沒有收過來自台灣的學生」,與事實不符。
第四、Prof. John Barceló依然健在。 (相關報導: 風評:管中閔也不會認同校長們為蔡英文論文舉手背書 | 更多文章 )
小英說:「這個老師叫什麼名字呢?因為他已經過世了,我可以跟各位講,他的名字叫Barceló」。有網友表示:「不確定或不知道的事不要說就好了,為什麼要胡說?」。也有網友質疑:「到底為什麼老師死了才能講名字?這個邏輯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