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1月2日出席《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發表題為《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的重要講話,提出5項重大政策主張,包括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以及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這五大主張等於表明兩岸統一是未來唯一的方案、和平統一是具體的路徑、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正在逐步構建完善中、實現民族復興和強調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是重要的任務及目標,顯示大陸對於統一的決心及信心,對於統一的主動探索,更是台灣方面所不能忽視的議題,此番談話反映了習近平的國家統一思想,也揭示大陸新時代的國家統一宣言,未來將以更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方案與兩岸四地民間共同探討兩制的台灣方案,值得台灣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的談話,從民族文化歷史及台海發展現況出發,以和平穩定發展和復興為基調,反對台獨、探討兩制之台灣模式,可以展露出大陸對於統一的積極性與研發性。大陸不只確保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更為和平統一方案留有空間;一國兩制是理論和現實實踐的問題,儘管大陸當局積極歡迎台灣各界代表性人士參與設計,但最終方案的形成恐怕還是取決於大陸方面,由實力來決定一切。
一、 從民族感情、民族利益到民族復興
鄧小平過去在回答為何要統一時曾說這是民族感情的問題」;到了1992年中共14大,鄧小平提到「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迄今日習近平提到民族復興,他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認真思考台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無上光榮的事業,從對民族的談話中從感性到理性,有呼喊有共同振臂疾呼的味道。
二、 從不正面接受九二共識內容、九二共識列入政治報告到九二共識核心是兩岸同屬一中
李登輝時期大陸方面並沒有接受台灣方面所提出九二共識內涵,等到民進黨執政大陸當局希望台灣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到大陸將九二共識列入政治報告。到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九二共識字眼只出現兩次,未來亦有可能以兩岸一中取代九二共識的說法。
未來是否有可能以兩岸一中取代九二共識呢,圖為總統蔡英文。(顏麟宇攝)
三、 從和平發展到和平統一
大陸從胡錦濤時期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到習近平2019所提出5項重大政策主張,包括實現和平統一目標、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維護和平統一前景、夯實和平統一基礎以及實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相關報導:
吳程遠觀點:習近平一國兩制的針,是誰開的縫?
|
更多文章
)
四、 對台民眾從三中一青到一代一線
大陸對台工作以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中南部以及青年)調整一代一線(年青一代、基層一線);使論述更接地氣、更沒有歧視及階級區別,並將政府與基層民眾區別開來。
五、對台政策從和平發展到科學發展觀的引入
大陸對台政策一直以來都是多樣化多層面的進行,「十七大」政治報告對台部份相關重點內容包括:(一)堅持一中、反對台獨,界定兩岸現狀定位;(二)突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拓展各項交流,要求直接三通,寄希望台灣人民,強化十一五計畫對台內容;(三)一中原則下與台灣各黨派對談、協商結束敵對狀態及簽署和平協定;(四)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江八點、首次納入胡四點、載入反分裂國家法等相關內涵;(五)強調兩岸人民為命運共同體,要共同反獨及解決中國主權及領土問題。
而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大陸發展的一個重要理論內涵,其理論的探討實有相當的必要性,它承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針對科學發展觀的探討,就不能不論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等重要內涵,這些內涵影響著科學發展觀的發展及變化。
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中共十八大要求全黨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由於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應用在指導對臺政策上,顯見更重視對台政策的效率性。
六、對台政策從雙方互動到大陸當局單方決定
大陸對台政策從馬英九政府時期透過兩會互動,到蔡英文政府時期已經不再考慮台灣當局的看法,自行推出各項惠台措施及單邊政策,顯示大陸當局更加積極主動以掌握發球權。
七、從走進台灣到將台灣同胞引到大陸,大陸當局從走出去到引進來
大陸過去主要走進台灣,對台灣各項農產品進行採購;到今日開創各項條件鼓勵台灣基層民眾走進大陸,以主動積極掌握情況。
八、從反台獨到反獨促統
從胡六點和反分裂國家法中的反獨為主,到習近平今日力促兩岸和平統一,積極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顯然大陸當局擔憂台灣永遠維持不統的現狀,故要將同屬一中的兩岸和平統一設想加入對台政策,使之成為重要內涵。
九、從兩岸民眾溝通交流到心靈契合,形塑兩岸命運共同體
大陸當局對於台灣民眾的期待,從溝通交流到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習近平過去在會見博鰲論壇蕭萬長時曾表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是命運共同體。大陸願與台灣同胞一道,加強合作,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十、從兩岸一家人到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
2008年博鰲論壇胡錦濤會見了蕭萬長先生率領的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代表團一行,他強調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共同利益所在。當前兩岸關係正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兩岸同胞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願望進一步增強。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兩岸關係的前途應該掌握在兩岸同胞自己手中。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念不會動搖。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努力,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將兩岸一家親理念寫進十九大報告。兩岸一家親自此成為通關密語,更是柯文哲不斷強調的內容;表達大陸當局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綜上,可以看出2019年前後大陸對台政策雖有一致性,但卻有如此多的調整與變化,可謂十分靈活;反觀台灣,無論藍綠其基本立場都是相當固定及制式,缺乏彈性及靈活的空間,故筆者企圖透過本文探討,期盼兩岸藍綠紅三方都能夠更有效的對話,使助於兩岸關係穩妥健康發展。
(相關報導:
吳程遠觀點:習近平一國兩制的針,是誰開的縫?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