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知名刮鬍刀品牌吉列(Gillette)在美國超級盃冠軍賽中,靠著標語「男人首選(The Best a Man Can Get)」,成功打入男士們的心中,在眾多刮鬍刀品牌的競爭中鞏固自己的地位,也成了許多子女送爸爸禮物時的第一選擇。
如今過了30年,吉列近期發布了一支名為「我們相信:男人最好的模樣(We Believe: The Best Men Can Be)」的廣告,卻掀起一陣輿論風暴。這支短片探討許多校園霸凌、職場性騷擾和性別刻板印象等社會問題。影片發布短短五天,就吸引將近一千六百萬人點閱,博得許多人的掌聲。然而,卻有不少人認為,這支影片企圖醜化男性,引起許多爭議與批評,甚至有網友號召抵制吉列刮鬍刀。為何這支廣告會引起那麼兩極的評價?
校園霸凌、性騷擾、笑人娘砲〉這種行為「man」嗎?
從男孩長成一個男人,男性們都經歷了什麼?吉列這支廣告赤裸裸地直擊許多男性的生活經驗。
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一位在學校遭到霸凌,害怕地抱著母親的男孩。男孩被一群男同學訕笑、欺負,「你是魯蛇」、「怪胎」和「臭娘泡」,這些字眼如聊天室不斷跳出來的訊息般,在男孩腦中揮之不去……而男孩家裡的電視播放著一個男人偷偷潛入一個女子身後,直接一手往她屁股捏了一下的畫面,女子錯愕地回過頭,電視機前的觀眾看了,個個開懷地放聲大笑。接著鏡頭一轉,畫面變為一個男孩將另一個男孩壓到在地,被打倒在地的男孩痛苦的呻吟,看見這一幕的成年男子們非但不阻止,還用一句「男孩永遠長不大(Boys will be boys.)」一笑帶過。
看到這裡,許多男性不滿的原因呼之欲出:因為這部影片赤裸裸呈現了一個「男性問題」:從男孩長成一個男人,男性往往是校園霸凌、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暴力行為的加害者。但,吉列的刮鬍刀明明主要是賣給男性的,怎麼會拍一支「批評男性」的廣告?原來這支影片根本不是在批評男性,相反的,下半段才呈現了這支影片的主軸「男人最好的模樣(We Believe: The Best Men Can Be)」。

影片隨後來到了轉折點,帶入「#我也是(#MeToo)」運動的一連串新聞報導,女性們開始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經歷,並鼓勵所有女性反對性騷擾,這項議題也隨之延燒到全球。接著,「男人最好的模樣」出現了!當有男性出手性騷擾女性時,一邊馬上有男性出來制止;當一群青少年在霸凌他們口中的「娘砲」時,一位牽著兒子的父親立刻出手相救;當小男孩在欺負另一個男孩時,大人衝過來阻止,並告訴小男孩「我們不能這樣對別人!」是的,這支影片非但不是在罵男人,而是在表達:最棒的男人該是什麼模樣!
為何呈現「男人最好的模樣」,卻引來大量男性批評?
在Youtube上看完這支影片往下一拉,你會發現不喜歡這支影片的人,幾乎是喜歡這支影片的兩倍,再往下看,便會看到留言區的大量謾罵與批評。你可能會想,這支廣告怎麼會招來如此多男性的批評呢? (相關報導: 【婦援會專欄】為何男人不能哭、女人要溫柔?一個練習,讓你深思「娘娘腔」和「男人婆」背後意義 | 更多文章 )
不少人發現這部影片的導演是位女性,認為她的作品企圖醜化男性、過於強調有毒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有毒男子氣概是什麼呢?它指的是當今社會中對於男性社交、心理不利的一些傳統觀念。像影片中罵人「娘砲」、騷擾女性、愛打架等行為,都是男性在追逐「男子氣概」過程中,常常呈現的行為。有些男性因為想被男人群體認同,刻意更過分地貶低女人、辱罵不夠陽剛的男性,以顯得自己夠「man」。「有毒」一詞受「#我也是」運動影響,在去年被牛津辭典選為年度代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