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著名的「螺旋大廈」(El Helicoide),本來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座汽車購物中心,汽車從底層入口順盤旋的車道上行,可以直接到達樓內300多家商店購物。它曾經是象徵國家富饒強盛的標誌性建築,後來卻成了令人恐懼的政治犯監獄,國家情報機構總部。
這幢幾近完工的「爛尾樓」從天堂跌入地獄,也成了委內瑞拉從拉美強國由鼎盛落入衰敗的象徵。
根據建築設計,進了這個購物中心,汽車可以直接開到商店門口。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一個小山坡上,矗立著一座超現代風格的巨型建築,傲然俯瞰著腳下向四外蔓延的貧民窟。
「速成現代化」 「螺旋」建於1950年代。當時委內瑞拉國內一派生機勃勃的氣象,石油帶來滾滾財富,伴以宏偉遠大的抱負。
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經濟復蘇盛世,委內瑞拉軍事獨裁政府首腦馬科斯·佩雷斯·希門尼斯(Marcos Perez Jimenez)希望在國際上營造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形象。
El Helicoide 現在是委內瑞拉國家情報機構 SEBIN 的總部《螺旋下降:El Helicoide 從購物中心到監獄的墜落》(Downward Spiral: El Helicoide's Descent from Mall to Prison)共同作者之一麗莎·布萊克莫(Lisa Blackmore)是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拉美研究系負責人。她說,這種速成式現代化當初吸引了相當可觀的投資。
那是因為從1948年開始,她解釋說,委內瑞拉就被軍事獨裁政府統治,而政府的信條就是建築推動進步。
「螺旋」購物中心原本是設計成世界上第一個得來速(drive-thru)式購物中心,一條盤旋的車道把300家精品店串連在一起。整個建築體積龐大,從首都加拉加斯城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見。
布萊克莫博士說:「這座購物中心絶對是標誌性建築,在拉丁美洲獨一無二。」
按照設計藍圖,這個巨型建築配備一個直升機停機坪,內含一座酒店,電梯的產地是奧地利維也納,採用世界一流的技術,還有特製的大樓穹頂。
後來,1958年,希門尼斯被趕下台,這個龐然大物就成了「白象工程」—— 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政府工程項目。
這幢未來世界風格的建築順山勢嵌入岩壁,盤山車道蜿蜒而上,將300家商店串連起來。
令人心驚膽戰的地方 大樓空置了很多年,期間不時有人提出新的利用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
到了1980年,委內瑞拉政府開始把一些政府機構遷入「螺旋大廈」,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門就是安全情報機構,國家情報局SEBIN。
自那以後,這幢大樓就成了令人心驚膽戰的地方,裡面關押著刑事犯和政治犯。
BBC走訪了一些曾經被囚禁在那裡的人士,他們的家人、律師、非政府組織,還有兩名前獄警。透過這些信息,「螺旋」內的日常圖景依稀浮現。
我們的採訪對象要求不透露姓名,擔心自己的親屬受到政府的打擊報復。
2014年5月,委內瑞拉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抗議,警察逮捕了3000多人,都關在「螺旋大廈」。
2014年和2017年,委內瑞拉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示威,成千上萬名抗議者被捕
經濟不穩、政治動蕩、時局飄搖 委內瑞拉國內通脹劇烈,食物和藥品緊缺,公共服務幾近癱瘓,民生艱難。
「螺旋大廈」也異常忙亂。每天都有一車一車的人被運到那裡關押。被抓的除了學生和政治活動人士,也有恰好在錯誤的時候出現在錯誤的地方的無辜民眾,包括兒童。
曼努埃爾曾經在「螺旋大廈」當過獄警,他對曼迪拉印象很深。
委內瑞拉的秘密警察被指控侵犯人權。2018年1月,全副武裝的SEBIN軍警在加拉加斯街頭巡邏。
「威懾民眾」 曼努埃爾說:「把那麼多人抓起來關進監獄,目的是恐嚇民眾。」
他覺得當局的這個目的是達到了。「因為現如今不管哪兒有抗議示威,或者遊行,委內瑞拉人心裡就會感到恐懼,因為他們不想被抓。」
被關在「螺旋大廈」監獄裡的人通常要等數日、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上法庭。
SEBIN的職責是收集和提供情報、信息。但有一段時間,它的角色似乎變了,變成獨裁政權的衛士。
曼迪拉說,他被關在那裡的兩年半時間裡,晝夜擔驚受怕,同時也感到自己有責任把那裡每天發生的折磨和殘酷現象記錄下來。
藝術家筆下的「螺旋大廈」裡的囚室。隨著囚犯人數激增,辦公室、廁所,甚至樓梯通道都被改成囚室。
「關塔那摩」 曼迪拉被關進「螺旋大廈」是在2014年。他記得當時那裡有50名囚徒。兩年後,關在裡面的囚犯增加到300人。
辦公室、廁所、樓梯通道,還有原來設計為精品店鋪的空間都被改成牢房。
囚犯們給這些牢房起了各種名字:魚缸、小老虎、小地獄,等等。
最糟糕的那間被叫做關塔那摩。曾經在「螺旋大廈」當獄警的維克多記得,那個地方本來是存放證據的儲藏室,面積大約12米平方公尺,後來一度關了大約50個犯人。
曼迪拉記得,「沒有電燈,沒有水,沒有廁所,沒有衛生紙,沒有牀;牆上沾著血跡和糞便。」
他告訴BBC, 關在那裡的囚犯有時一連幾個星期不能洗澡,小便用塑料瓶,大便用塑料袋;他們把這些戲稱為「小船」。
囚犯們給不同的囚室起了不同名字,最壞的那間叫「關塔那摩」。
酷刑折磨 所有接受BBC採訪的人,無論是曾經的獄警還是囚犯,都提到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SEBIN在那裡使用酷刑折磨和刑訊逼供手段。
卡洛斯進過那個監獄。他說:「他們用袋子罩住我的頭,惡狠狠地對我拳打腳踢,還電擊我的頭、睾丸和胃。」
路易斯也曾被關在那裡。他說:「我的腦袋被蒙上,我聽到一個SEBIN警察說,『我們去拿槍吧。我們要殺了你。』」
「他們在大笑。『只有一粒子彈。就看你的運氣了』。我能感覺到手槍頂著我的腦袋......能聽到他們扣扳機。這樣的事有好幾次。」
曼迪拉說,他開始收集記錄獄友的經歷,發現同樣的折磨手段被反覆使用。
他記得有一個大學生,警察把一個裝滿糞便的塑料袋套在他頭上;還聽說有人被強姦、被電擊,還有人一連幾天被蒙住雙眼,直到他們理智不清。
前囚犯和獄警都提到,刑訊逼供在「螺旋大廈」裡經常發生
踐踏人權 兩名前獄警都否認他們本人曾親自參與刑訊逼供,但都承認曾親眼目睹這種情形。
維克多說,他曾看見囚犯被毆打、捆綁,手腕被捆在樓梯扶手欄上,雙腳幾乎觸不到地面。
許多這類事例被國際人權組織記錄在案。2018年2月,國際刑事法庭對那一階段的違法和侵犯人權指控展開初步調查。
馬杜洛總統對異議人士和政治對手無情打壓。
變相的死刑 2016年10月,在「螺旋大廈」監獄關了兩年半後,曼迪拉健康狀況惡化,監獄當局決定讓他去診所做手術。
法庭批准了這個決定。但是,SEBIN在最後關頭插手干預。結果,病痛纏身的曼迪拉被強行從診所帶走,押回監獄,關進單人禁閉牢房。
他說:「這就像把一個身患絶症的人鎖在牢房裡,告訴他永遠別想再出去。他們這是給我判了死刑。」
曼迪拉被SEBIN警察拽出診所塞進車裡時曾憤怒地呼喊,這個場景被人拍了下來,影片隨即在網上流傳。國際人道主義機構就此發出呼籲,要求委內瑞拉當局釋放曼迪拉。
又過了10天,當局在壓力下讓步,先是把他轉移到軍方醫院,然後再轉到一個專門診所,這才得以接受必要的手術治療。
出獄後,曼迪拉向世人揭露他在「螺旋大廈」監獄裡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2016年11月,曼迪拉正式獲釋,數日後宣誓就職,成為國會議員。隨後,他開始舉證,以親身經歷和第一手見聞揭示獄中真相。
流亡 海外 不過,曼迪拉出獄後一直覺得安全沒有保障,於2017年7月前往法國尋求政治避難,2018年5月獲批。
流亡法國後,他依舊密切關注委內瑞拉國內政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返回祖國。
他說:「我已經變成了另一個人......這比較複雜。我在那裡呆了兩年半。不得不承認,我的一部分至今仍留在那裡。」
曼努埃爾和維克多也都離開了委內瑞拉,目前定居外國。
2018年5月,「螺旋」囚犯抗議獄中惡劣環境,但似乎沒有帶來明顯變化2018年5月,「螺旋大廈」監獄囚犯發動抗議, 數人獲釋,獄方承諾改善條件。
但據曾經在那裡遭關押的獲釋者說,當局並沒什麼採取實際行動。
就「螺旋大廈」監獄受到的各種指控,BBC多次嘗試聯絡委內瑞拉政府宣傳部和該國駐英國使節,但截至發稿時始終沒有得到回應。
插圖:查理·紐蘭德( Charlie Newland )
資料來源: 美洲國家組織( OAS ) 、 人權觀察( Human Right Watch ) 、 國際特赦( Amnesty International ) 、 IACHR、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 聯合國( UN ) 、 非政府組織刑事論壇( Foro Penal ) 、 非政府組織正義與程序( Justicia y Proceso )、 非盈利機構自由之窗( Una Ventana a la Libert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