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那瑜專欄:在印度,能找到在廚房中自由的女人嗎?

在印度,能找到在廚房中自由的女人嗎?(Ashwini Chaudhary(Monty) @Unsplash)

剛到印度時,曾夢想過有一個印度兒子,我說:「印度兒子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媽媽,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美好的了」。

印度媽媽與兒子與廚房「連體」的程度曾讓我驚奇:男同學到異鄉(印度其他城市)讀書,攜帶媽媽一同前往張羅新廚房,媽媽會從家裡帶上必要的香料,在當地選購關鍵廚具、巡視市場,並教導兒子煮茶、煮飯、煮豆子咖哩等基本維生料理。有些媽媽會就此留下一至二學期,在留學地簡陋的小套房裡陪兒子讀書,照顧吃住。同學小熊的媽媽就是如此,看著三十多歲的小熊與媽媽共處一室共睡一床,自小往外跑,跟媽媽說沒兩句就大小聲的我,感到相當不可思議。守著廚房的媽媽除了上市場很少出門,有時兒子會帶著媽媽在新城市進行微旅行。

我想像著,這種連體可以「一直到老」。

五十多歲的男老師與十多位同學們聚餐,媽媽恰好來電,他一面吃著,一面用方言與媽媽聊天。聽不懂他的方言的我,依稀明白媽媽在問吃什麼之類的問題,使我驚奇的是,對話間我聽到在場每一位學生的名字(包括我自己),從他的口吻聽來,媽媽似乎認識大家,熟悉誰是誰,在做什麼。我窺見了這對母子半世紀來無話不談的親密。

亦曾在火車上看到六、七十歲的老兒子與八、九十歲的老媽媽一同旅行,三十多小時的長程火車,一對母子靜靜地守望著、分食著,那畫面實在永恆動人,以至於我忍不住爆發這樣的願望。

婆媳之困

然而,在印度久了,我逐漸明白,動人畫面背後嚇人的一面。例如,印度媳婦是什麼處境?

印度兒子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媽媽,「連體」程度令人驚奇。(照片來源:Saradhi Photography@Unsplash)
印度兒子一輩子也不會離開媽媽,「連體」程度令人驚奇。(照片來源:Saradhi Photography@Unsplash)

婆婆絕對是多數印度媳婦的夢靨。家中信仰天主教的茱蒂,面對一整廚房來自信仰印度教的婆婆的廚具,與每日對食物的關切(婆家吃嚴素,連洋蔥大蒜都不碰),她徹底對「煮食」倒盡胃口,從廚房全面撤退,交給女僕全權負責。她不想知道冰箱有什麼菜,今日該煮什麼,也不想指揮女僕。但她喜歡烤蛋糕,也只肯烤蛋糕。多年後有機會到她們家過耶誕節,我才明白,哎呀,整個廚房只有那些烤具才是屬於「她自己」的領域。

小蝦的婚姻經驗堪稱恐怖片。她出生保守的印度教家庭,婚姻透過仲介配對。殊不知男方是獨子,一家三口關係極緊密。在保守的社會裡,先生的性知識全來自A片,照A片操作,過程已夠像強暴,更慘的是,被嫉妒之心淹沒的婆婆,每一次他們房門一關上,她就走進廚房,一面大聲怒罵,一面將鍋碗瓢盆摔出尖銳的噪音。廚房的媽媽絕不讓自己缺席。

小蝦在婚後第四十五天決定出逃,逃家過程驚險,離婚官司打了好幾年。我曾陪她上法院,想親眼看看這對恐怖的母子。而離婚的小羅談起婆婆鬧洞房之事滑稽一些,婆婆只有在小羅新婚後恰好想學電腦,恰好把電腦放在新婚夫婦的房間,又恰好每天到了晚上、疑問特別多。

2021年的印度電影《色美味辛》 英文片名「偉大的印度廚房」(The Great Indian Kitchen),是部幫助我們了解印度飲食與男女的好電影。這部電影情節溫和,比起我朋友小蝦、茱蒂與小羅,電影中的媳婦倒是幸運地遇上了一位「偉大的」好婆婆。 (相關報導: 索那瑜:水煮青菜會釀成暴動?香料魔法如何造就印度菜之魂 更多文章

故事發生在南印的喀拉拉邦(Kerala),是全印女性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女主角是學舞蹈的現代女性,種姓雖低,卻因家人到中東工作而富裕起來,在婚姻仲介安排下,「上」嫁傳統的婆羅門家庭,先生是位老師。故事架構簡單:夫婦新婚,婆婆離家照顧待產的女兒,受現代教育的媳婦接下婆婆所有的「偉大的工作」。